江阴智慧教育云平台

华西实验

>学校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内容详情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苏南农村学校文化与乡村文明互动发展的校本实践研究》研究案例集

发布时间: 2020-01-13 15:26 发布单位: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 浏览量: 4074 【公开】

1

《图案之美——探寻蓝印花布的图案美》课堂研究实例分析

东强

一、案例描述

苏南民间服饰的文化内涵及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文化又是民俗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服饰与民俗具有不可分割的共同性。服饰是民俗生活的产物,服饰是民俗的载体,服饰丰富了民俗生活。服饰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从服饰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的习俗与文化民俗文化通过服饰的传播获得了世代相传的“接力”,使其得以传递并扩大传递范围,服饰传播仍然是迄今为止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要的方式。

本教学活动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传承创新“设计”的内容。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将蓝印花布的图案作为重点研究。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蓝印花布纹样的图案寓意及基本构成方法,并用创新的手段简洁又实用地突出主题。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特性。

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于是,让我有了重新让学生认识民间服饰图案的想法,并付诸于实践中,可是,初中的学生对民间服饰图案似乎一无所知,有的学生几乎认知为零。如何让初中的学生能很快喜爱并接受,并能在他们这一代手中传承发扬下去并不断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在打造乡村学校文化过程中,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决定乡村学校文化的内涵。乡土文化不仅能够使学校的教育目标生活化,教育内容具体化,它还能培养学生基本的乡村情感与价值观,培养乡村生活的基本文化自信。

二、案例过程(附教案)

本教学过程从一件子孙桶和开始情景导入,从一块蓝印花布包袱布延伸到祖孙三代的民俗婚礼。从蓝印花布中认知图案定义、内容及分类。

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源自民间,反映了百姓的喜闻乐见,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从“追寻美”、“探究美”、“创造美”、“传承美”四块内容进行教学。“追寻美”板块从欣赏蓝印花布制作过程的动画、实物图片探究蓝印花布美在色彩、纹饰和寓意。“探究美”板块从解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均衡、韵律、对比,让学生认知到它们是构成图案审美的重要基础,也是构成图案形式的基本方法。“创造美”板块从“生活形象——艺术加工——添加元素——形成图案”以及通过举例阐述图案是如何产生的。再“迎亲”为主题,小组合作设计一块以动物、植物等形象为主的吉祥图案,组成一幅具有蓝印花布元素的包袱布。“传承美”板块通过欣赏生活中与蓝印花布相关的图片点出蓝印花布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从老旧到时尚这样一个过程,期间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才能传承至今。它不仅仅是实用之物,更可贵的是蓝印花布精神,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永远散发着劳动者的智慧之美。

三、案例分析

想要完整了解南通蓝印花布的来龙去脉,仅凭一节课是远远达不到目的的,所以在上这一课之前,必需要让学生对蓝印花布有一定的了解,这种了解是凭着他们自己的能力去摸索、去求知得来的,当然,也需要我在平时的美术课上适当灌输、点拨他们,有时还得适当地让学生上上小当,在不知不觉中对蓝印花布有一个表面的认识,这样一旦真正上到蓝印花布这课的时候,才不会很茫然,很麻木地去接受。

从知识与技能上,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的内容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体验装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美感,感受其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

在过程与方法中,学生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创意设计蓝印花布装饰图案。

从情感上学生学会用创造的方法,感受中国文化的悠久与博大,认识图案艺术中的形式美是表达审美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反思

课程育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广阔,联系生活,更有丰富的素材可挖掘。地方育人资源开发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教学魅力正在逐步显现。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的文化高地,在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中应该努力实现“高地效应”、“辐射功能”,发挥学校教育在乡村文明建设的价值,进而推动乡村文明的提升。

苏南地区农村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失去文化个性。传统的技艺、文化、历史渐行渐远、正慢慢变成一项一项的非遗项目留存于博物馆中。学校作为育人载体,有义务为之努力。教学中教师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从而挖掘出丰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所以必须结合地域特点,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苏南农村民间服饰图案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成教学内容。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聚集于区域传统文化元素,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欣赏、认识为平台,以美育为核心,以实践为抓手,以创造表现为灵魂,让教育的本质必须回到人身上,以此彰显当下必须重视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的独特性、创新性。通过我们的校本实践,探索以苏南农村民间服装图案为主题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美术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精神,让学生多角度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美,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术素养。同时也让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促进教师综合意识与综合知识的自我更新。


2

音乐课堂传承地方戏曲探究——以苏南锡剧为例

课堂研究实例分析

徐佳蕾

一、案例描述

“地方音乐”又称“本土音乐”或“乡土音乐”,是一种传统音乐文化表现形式,它主要以非物质的形态抽象地存在,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包含了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器乐等表现形式。地方戏曲在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传播中发展而来,它渗透着各地独有的历史文化、人民性格和审美情趣,是各地人民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心理特征方面的一种体现。本人利用苏南农村地方音乐资源——锡剧,展开了地方戏曲教学活动。优秀戏曲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我国的音乐文化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因此,在音乐课堂过程中,巧用锡剧,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锡剧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二、 案例过程

1、师生问好

师用戏曲方式问好。

2、学习旋律

1)视频导入

观看《双推磨》

模仿磨豆腐的动作

2)跟音乐律动

3)出示图谱律动

4)看图谱,听音乐,听主题乐句出现的次数。

5)画旋律线

6)唱主题旋律

7)唱好带倚音的地方

8)旋律接龙

9)完整唱旋律

3、新歌教学

1)师范唱《母校恩情永不忘》

2)点题

学习方言发音——母校恩情永不忘

3)咬文嚼字

4)加词演唱女生部分。

①对比演唱

②圆滑线——唱出韵味

5)完整跟琴演唱女生部分。

6)跟伴奏演唱女生部分。

7)学习第二段(男生部分)

①看视频,找与女生部分相同的乐句

②师生接龙。

③解决难点——老师  一字多音

8)分角色完整唱

9)学生展示

10)加动作表演唱

4、拓展延伸

(1) 介绍锡剧

(2) 师唱传统唱段《双推磨》+生唱《母校恩情永不忘》

三、案例分析

锡剧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唱腔甜美细腻委婉流转它没有山东梆子的粗犷豪迈,也没有昆曲的华丽妩媚,有的只是江南水乡的平静、甜美,它的特点处处显露着江南人民柔美、温和、纯真的性格。此外由于锡剧植根在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它着朴实的语言浓厚的乡土色彩学生通过欣赏传统锡剧曲目《双推磨》和学唱创新曲目《母校恩情永不忘》,对锡剧的发展、历史、经典剧目、著名表演艺术家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学唱和学做使学生感受到锡剧表演动作与现代生活之际存在的差异,感受到锡剧自身特有的语言魅力和音乐魅力

 

四、案例反思

将地方戏曲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将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家乡、热爱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习惯,形成保护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意识,树立良好的民族艺术价值观。这在苏南地区农农村日渐向城市化发展的今天是十分重要的。

1、通过锡剧学习学生能感受到戏曲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戏曲音乐进而了解戏曲艺术以至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但是这种自豪感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从小接受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潜移默化地使民族文化的素养融化在学生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样热爱民族、祖国的感情,就会深深地铭刻于他们的心灵。

2、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戏曲积淀着深沉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讲述是与非、善与恶、忠与奸的故事,生动地传递出中国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崇高价值追求,教师可以对剧目有一定的选择,比如《赵氏孤儿》中的程婴扬善惩恶、伸张正义,《四进士》中的宋士杰刚正不阿、为民请命,《铡美案》中的包公不徇私情、深明大义等等,这些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和重大的教育意义。

3、在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戏曲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并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在音乐活动中设立“小戏迷”、“小能人”、“小百花”等评比活动,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艺术品味,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戏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对音乐的学习效果。在进行戏曲学习过程中,为了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为其设立戏曲兴趣小组,并为学生选择一些锡剧曲目来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和水平,而且还可以结合校园特点开展“戏曲服饰、脸谱、头饰设计比赛”,锡剧手抄报、剪贴报比赛等活动,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


3

“我的大学  我的梦”暑期研学》之案例分析

徐敏芝 晏景超

【案例描述】: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精神,我校成立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和开展。

为了让同学们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加知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树立远大的梦想,利用红色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2019年7月6日-10日,华西实验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前往上海和在华西参加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上海:两天一夜。路线:同济大学-一大会址-上海海昌海洋供养。

华西:三天。路线:华西生态园-拓展活动-鹏程生态园-总结汇报。

学生1:第一天,同济大学。大巴在校门口停下,周围人来人往。他们或带着蓝牙听歌,或拖着行李大步向前又或是与朋友轻声交谈着……炙热的阳光透过树枝的间隙,斑驳婆娑的将影子投下,细碎的光影闪烁在长椅上,石桌上和我们脚下踏着的水泥路上。斑斑点点,煞是好看。林间传来丛丛的细锁蝉鸣声,伴随一路的欢笑,好不快乐。途中,随处可见的外国留学生和交流生与我们擦肩而过,网球场,游泳馆等活动场所的五花八门也让我们激动不已……试想,如果将来有幸能在同济…不,世界任何一所高等学府学习,体验多元化的大学生活,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学生2:此次研学旅行活动中,在同济大学的经历让我毕生难忘。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随行的讲解员。她是同济大学大一的新生,个子不高,留着利落的短发,从外表上看就是一个平平淡淡的普通人。可当她带领着我们讲述起同济大学的历史时,双眸发出坚定,自信的光芒,整个人流露出一种神奇的个人魅力,耀眼夺目让人移不开眼。上海的研学很快就结束了,我的心中悄然埋下了一颗种子:在不远的将来,我要考上南菁高中,选取一所自己心仪的大学!

学生3: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一大会址这个地方诞生的。一直听爷爷奶奶讲他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的故事,那时候的他们生活艰苦,颠肺流离,经常吃不饱穿不暖。看到现在的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有充沛的资源、舒适的环境、丰富多彩的生活、美丽现代化的校园……这一切让我更加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含义!

学生4:经过此次研学旅行活动,让我对中国农业有了很大的改观。农业二字,已经不再是“没文化,效率低,体力活”的代名词,它以一种全新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机械化,高效率,一条龙”从播种、生长、成熟都有专业机器和渠道,实现了产量和品质的双赢。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多少人日日夜夜的呕心沥血。“沉得下身子,耐得住寂寞”短短十字,尽致淋漓。

【案例分析】:

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明朝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提到:“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而来。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动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之后又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通过直观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来感知现实,并由此产生更深的感悟。对于大学,同学们基本是通过老师、文字或者视频来了解。在此次研学旅行中,学生来到大学的环境中,亲眼所见、亲身感受,就会油然而生向往之情,树立考大学的目标和理想,并化作学生奋斗的力量。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

此次研学旅行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而不是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要体现团队的合作精神。合作、协调、团结,是一个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活动中磨练了自我在合作中取得成果是大家共同的信念,在这次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要结伴而行,有事情大家一起讨论完成最后形成统一意见。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顾,对于这些温室长的花朵来说是不容易的,衣食住行都要自己完成:自己准备个人物品、住宿、洗好自己的衣服;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关注行程;和同伴住在一个宿舍,要学会相互照顾相互帮忙等。在结伴游学中,不仅对研学旅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三、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此次研学旅行活动在李杏芬、唐耀珍和赵良芳老师的带领下顺利完成。在这五天中几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老师们没有了在学校里的那样严肃,多了一份笑容多了一份慈祥。就像妈妈一样照顾同学们的一切。几位老师夜里在宾馆走廊里值班关注孩子的睡觉情况,同学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照顾,有事就找老师商量,也愿意和老师分享有趣好玩的事情,或者诉说烦恼。在研学中,不仅和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增进了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所以说,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研学的思考】:

1、吴仁宝老书记提到:爱党爱国爱集体,爱村爱友爱自己。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家乡、对集体的热爱之情。本次研学,分别前往上海和华西,让学生在感受名校风采和大城市繁华的同时,也正确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环境,合理分析农村与城市的优与劣、利与弊,提高学生对家乡对集体的认同感

2、“吴仁宝精神”之一是:追求卓越。我校一直提倡学生学习“吴仁宝精神”,学习华西文化。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旅行不能走马观花,混同于一般大众化旅游的“上车睡觉、景点拍照”。出发时,要带着问题、带着思考,一路上真正有“研”又有“学”,力求在亲身实践中探索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在团队合作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同学们同吃同住,而应该合理分工、互动互助,在各司其职中培养责任意识。同时研学要有深度,引导学生善于分析。

3、华西村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一直以来作为全国的旅游点对国内外开放。华西一直倡导文化对村民的熏陶,“为了使华西的村民、职工收到良好教育和启发”,1988年,华西村成立了方式全国独一无二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华西文化逐渐形成并深入人心。我校身处华西村,应传承华西文化和“吴仁宝精神”,并将之运用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开展研学旅行,走出华西,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华西文化,并将华西文化与研学地点的地方文化相融合,由此产生催化作用,更好地促进文化间的理解和融合。同时,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

4、吴仁宝老书记一直提倡实事求是。每年的3月23日是华西村的诚信节。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研学之旅可以让学生对现实世界了解更深入、更具体、更真实,不仅开拓眼界,更能提高认识。另外,关于研学旅行活动还可以有更多设计,也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譬如让学生们自行设计研学路线和研学目的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提高研学的效果和质量。

5、“只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是真进,离开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那是跟进,早晚要出问题的,要扎扎实实的进。”吴仁宝老书记曾经这样说道。因实事求是而与时俱进,因与时俱进而科学发展,华西始终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引领新发展。自国家提出研学的概念后,各大城市纷纷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其实,研学活动不仅对于城市学生有利,对于农村学生更是需要。城市学生一直获得相对较多的教育资源,自身见识等相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较为优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学生需要获得更多的关注,为了教育公平、为了让农村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开展农村学校的研学旅行不仅是顺应潮流,也是当务之急。


4

案例分析:时下苏南农村婚嫁的礼俗

肖剑锋、严凤、汤燕萍

一、案例呈现

小张,苏南农村的一个刚刚大学毕业一年多的姑娘,通过媒人的介绍,进行了相亲,有了初步的接触,相互认识,互加双方的联系方式,经过交流沟通,增强相互的了解,一个阶段以后,最终确定了恋爱关系。在此基础上小张订婚,也就是定亲,小张家的至亲三五桌到男方吃“五顿头”,就是水扑鸡蛋、小团圆、馄饨、团子、晚宴,晚宴过后男方通过媒人将18万的订金交给小张,另外还有压岁钱、项链、手镯等定亲礼物相送,这就是订婚。在订婚之后,男方请先生选择黄道吉日作为婚期,在媒人的陪同之下进行“送日”,送日当天,小张收到了28万的送日费,并在晚上宴请媒人和男方。在确定婚期之后,小张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嫁妆筹备工作,小张根据男方的需要进行准备,整个筹备的过程相对简单,没有了以前的繁琐,在新房中添置了必要的电器、空调以及一些日常的必需用品。在小张结婚之前,一家团聚在一起,进行了一个辞祖的活动,告诉祖先自己讲离开张家,即将出嫁。接下来就是等待好日子的到来,新郎新娘结婚当天在经过了一个隆重而又热烈的婚庆仪式之后,便大功告成。结婚当天小张的亲戚同事朋友共有20多桌,加上新郎家50多桌,共计80桌左右,到新娘子三朝回门,整个婚礼就告一个段落,小两口就开始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了。

二、案例分析

小张的结婚案例是时下苏南农村具有普遍的性和典型性的的现象,一般都是由定亲、“送日”、婚庆和三朝等几个环节构成。应该说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方方面面,亲戚、朋友、领导,动用了两家人所有的物力、人力、财力。从介绍认识到步入婚姻殿堂也历时一年半载,这美好的一切延续着苏南农村的婚嫁文化,有继承也有改变,也顺延着繁衍后代的美好祝愿。

从小张的结婚案例来看,现在苏南农村的婚嫁习俗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

1、优秀文化的传承性

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农村的婚嫁习俗,一脉相承了吴文化地区的特点,具有浓浓的乡愁味道。从整个婚嫁的过程来讲,大致秉承了以往的环节,由定亲、“送日”、结婚和三朝等几个环节构成;同样也秉承了一如既往的对父母的孝道,从称呼的改变到夫妻的相敬如宾和对双方父母的感恩、孝顺之美德,无不继承着“百善孝为先”的祖训;同样各种订金、金器、压岁钱等等礼物也给予了开枝散叶,延续子嗣的寓意,也有着对小两口家庭幸福、生活美满的美好祝愿。

2、适应时代的发展性

小张的婚嫁不仅具有我们苏南农村古典的文化意蕴,更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具有21世纪苏南新农村城镇化的特点。现在的农村不再是以往自然经济模式下的农村形态,不再以庄稼为主,不是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场景,很多农耕所要用的东西,现在都不再需要,很多的东西都是简约、简化,很多的木器不再需求,女方嫁妆的置办都是依据男方的需求进行购置,力求实惠实用,摒弃了以前的繁文缛节。很多的认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就如交通工具的购置上,也显著地体现出来:置办嫁妆由一开始的凤凰、永久自行车到省时省力的摩托车,发展到现在普遍的小轿车。时代发展了,认识提高了,关键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婚嫁在内的一系列的发展和变化。

3、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农村的婚嫁不仅是适应时代的发展,更体现了华西村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就如旧时的三金(金戒指、金手镯、金项链),在那时是约定俗成的,是不容更改的,只是不同家庭根据情况不同造成三金的或大或小,或重或轻。而小张的三金则是具有一定的创新,一只铂金戒指,一个玉镯和一个翡翠的吊坠,这是根据小张的喜欢和爱好进行购置。就是结婚当天的婚庆与以往大不一样了,婚礼仪式中,伴娘送钻戒的环节,也具有特色,改变了由伴娘手捧上台的形式,而是采用了通过航拍机空降而至……非常具有创意。就是婚庆当天的宴请也由以前男女双方各自办酒,改成了双方欢聚一起,一同举办,避免了以前时间长、人员多而造成的浪费。现在大家欢聚一起,高兴而来,尽兴而归。以前喝喜酒一定要喝酒,现在提倡“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喝喜酒也不例外,文明参加婚宴,文明安全驾驶,这是一个质的飞越和创新。

当然也有旅游结婚的,通过一次国外或者国内的旅游作为婚礼的仪式,一切从简,反对铺张浪费,力求简约节约,但大多数的人还是有结婚的婚庆仪式。

三、案例反思

小张的婚嫁案例只是我们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农村中的一个普通的例子,苏南农村也发展了,甚至发达了,但是纵观整个过程,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中心,文明素养需提高

以婚庆仪式中的亲戚朋友停车为例。小张举办婚庆的地方是一个很大的酒店,可以容纳很多的车辆,但是所呈现出来的是人们的内涵素养还不够。照道理来说,来参加婚礼的都是沾亲带故,是亲戚,是朋友,可是在参加婚礼停车的过程中很多人心中想的不是礼让,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是好了,轿车档次也高了,但是不是先到的人停在最里面,方便晚来的人停在外面,容易停车,秩序也井然,而是自己怎么方便就怎么停,自己开车出去怎么容易就怎么停,虽然也有人在维持秩序,但是很多的车辆拥在一起,场面也就乱了,车辆停放也就无序了。

上面的情况不是个别的人员,而是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的经济好了,但是农村总体上的文明素养,与我们现有的经济条件还是不能真正匹配,我们的文化修养,文明内涵还需要大幅度地提升,努力使我们的物质条件与精神内涵能够匹配,能够相得益彰,从而真正体现新时代苏南农村的文化风貌。

2、烟花爆竹,环保意识需提高

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污染环境,可能还会危及人们生命安全,很多的城市都已经颁布了禁烟令,在苏南农村,尤其在农村婚嫁之时,很多还是会燃放烟花爆竹。据不完全统计,小张家就迎娶的当天,就点燃大爆竹5捆多,一捆12个,共计60多个,一千响的小鞭炮两串,共计2000个小鞭炮,再加上夜晚燃放的五个很大的烟花,当天和第二天,小张家门前门后乃至周围都是烟花爆竹燃放后留下来的垃圾。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保护环境,可在孩子参加亲戚婚庆之时却见到了很多的烟花爆竹,甚至当烟花燃放之时,还在为烟花的美丽,它的绚丽绽放而拍手叫好,可见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同样在大人的眼里,放个烟花爆竹也是喜庆一下,无可厚非,可不想每个人都这样会给我们的环境造成多大的破坏和影响,保护环境的意识,需要人人做起,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

3、铺张浪费,勤俭节约需提高

以华西村为代表的苏南农村的经济发达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儿女结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人人都要面子,所以一般婚庆喜宴都在规模比较大的酒店进行。以小张家的为例,平均每桌的价格为5000,烟酒还不在其中,香烟加上酒和饮料等累计8000左右,以80桌为准,也就是在婚宴的花费上就要60多万。如果自己办酒,全部加在一起累计3000,也是可以了,也就是不在饭店的话可以省掉16万左右,按照现在的收入来看,也就是可以省出小张父母两人一年的收入。但是为了面子,为了排场,宁可多出一点,也要维护子女的面子,这样就造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铺张浪费了,我们还需要从过日子的角度出发,实惠,节俭,这是我们最大的美德,也是以后小两口持家的法宝。

同样一个菜,不同的饭店就有不同的价格,三星级跟五星级不同,与七星级更是无法相比,所以苏南农村在婚庆中很多也是靓丽而行,但也总有铺张浪费,怎样做到真正勤俭节约,还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从各个角度去摸索和改进。

一个案例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继承和发扬,也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反思、总结和改进。作为华西教育人的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思考,如何通过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促进下一代的健康发展,让小手拉大手,促进整个我们苏南农村文明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真正让我们的物质文明和内涵素养相匹配。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7035092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