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智慧教育云平台

华西实验

>学校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内容详情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苏南农村学校文化与乡村文明互动发展的校本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2020-01-13 15:12 发布单位: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 浏览量: 4095 【公开】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重点课题

苏南农村学校文化与乡村文明互动发展的校本实践研究

文献研究综述

为了更好的深入开展《苏南农村学校文化与乡村文明互动发展的校本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进一步有效概览分析有关苏南农村文化“乡村文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与乡村文明复兴互动的路径和策略领域的发展渊源及其研究成果,吸取对本课题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更科学地引导课题研究成员和实验教师准确理解并在实践中有效贯彻本课题核心理念,本综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苏南农村文化文献分析

1.关于“苏南农村文化的历史发展”这一观点研究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种观点

在这个问题上,研究者们观点大致都是相同。苏南农村文化的发展大致可分成三个时期:民国时期、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研究者们从苏南农村文化变迁过程和内容看,主要表现为农民传统意识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意识,当然社会主义意识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充满曲折。

关于第一个时期“民国时期”,研究者认为包括乡风、民俗、民德、农民的价值观念等在内的与封建主义相适应的传统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农民在思想上依然表现出迷信、愚昧、无知和自身事务之外的冷漠等特性。

比如叶南客《苏南现代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中认为:潜文化则是软件文化建设,包括对苏南传统文化的扬弃特别是对吴文化以及近代工商文化传统的继承光大。……而吴文化是苏南地区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从区位特点来看,吴文化是沿海文化和内地文化的交叉,也是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结合。沿海文化的吴文化富有开拓性、外向性和创造性等特征,而进内陆型文化具有较深的“根”意识,民众们艰苦节俭、恋乡爱土。

又如纪丽萍《苏南社会主义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认为: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制度和理念体系,传统的制度公共文化是理念公共文化的体现,起着传承和维护理念公共文化的作用。此外,文中还提到:家是中国农村最重要的社会单位,20世纪上半叶旧中国的农民持有的多是“私”的理念文化,“公”的理念极少,从家到家族到宗族和村落,形式上好似区域各异的“公共”领域,但私是根本。庙会、祠堂等公共空间展现的是“共同体”的各类信仰,而最终必然是落实到“私”利,以“公”之名,行“私”之实。

关于第二个时期“改革开放前”,研究者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伴随经济和政治的建设过程而逐步确立的,农民正是通过建国初期的各种运动迅速建立起了社会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公共责任感、爱国主义、平等意识),另外还树立了一定的科学意识和进步意识。苏南农村也不例外。纪丽萍《苏南社会主义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传统的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家族意识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业缘基础上的规范化、组织化的现代意识。

关于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后”,研究者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除了带来苏南农村经济的迅速腾飞、农村政治民主程度的提高,更直接导致了农民思想的嬗变。苏南农村由于经济发达,外出谋生的农民极少,没有出现农村“空心化”现象。相反,外来务工人口很多。

比如叶南客《苏南现代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中认为:小康文化是80年代中苏南地区从温饱迈向小康阶段逐渐形成的社会心理、经营理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取向的统称。……但它的重点是对物质生活改善的追求而缺乏对现代科学理念、民主法制及国际规范的追求和认同因而相对于现代化目标有明显的局限性。……今天过着小康生活的农民有一定创业冲动但小富即安易于满足;有风险意识但承受力有限;有一定独立精神但对社区依然依赖;但在追求新体验与守成之间、追求个体性与趋同性之间常摇摆不定。

2. 关于“苏南农村文化的价值取向” 这一观点,研究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要传承苏南农村文化中包容开放、积极进取、刚柔并济的品格,丰富农民精神世界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激发创造热情。推动苏南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发展。

有的作者认为吴人具有柔和的性格和水滴石穿的坚韧品格。比如蒋丽芹《论吴文化对苏南本土民营企业伦理观的影响》中说“在经商过程中表现出善于沟通,待人处事能力强。但“弱之胜强,柔之克刚”,吴人表面上儒雅并不代表怯弱,他们具有水滴石穿的坚韧品格。在儒雅的外表下,隐含更深沉的“刚”的性格。苏南本土民营企业的伦理观表现在具有重义轻利的经营观、精打细算的实业观、外柔内刚的处事观、富国利民的责任观。”

有的作者认为吴人有刚柔并济的文化心态、重商观念深入民心,兼容并蓄的襟怀,勤劳、精巧、柔韧的品格,比如王金元、毛华萍《浅析苏南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之因》文中提到“吴文化是一种富有开放性、融合性和进取性的文化。苏南民众形成了勤劳、智慧、心灵手巧、精于算计、务实求稳的价值观念。包容开放以及浓厚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

“吴地人求精巧、秀美的审美风格,吴地乐曲中低声吟唱、圆唇婉转声调这样的艺术风格。吴地文化塑造了吴地人民思想活跃、生存发展意识强烈、思考精密、感情细腻、积极进取、勤奋创业的乡俗民风,形成了精耕细作、讲究效益的生产方式,务实开拓的精神。”

第二种观点是:改革开放后,苏南农村向着现代化、城镇化迈进的过程中,具有江南特色的乡村风貌消失、生活方式转变,民俗悄悄变迁,民间艺术正在逐渐远去,网络文化盛行,在利益的驱使下人际关系淡薄,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乡村文化建设的滞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有的作者认为苏南农村传统乡村风貌、传统手工艺正逐渐消失。比如秦振兴《村民利益导向下苏南乡村复兴规划策略研究》一文中写到“村庄建设拟城化、现代化,吴侬软语的民俗风情、渔舟泛钓的水文化、“桥上行人,桥下行舟”的桥文化、粉墙黛瓦的建筑文化等失去呈现载体,极具江南特色的形式变为统一的二层楼房,住宅形态整齐划一,造成了苏南村落千篇一律的呆板景象。”

“受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苏南地区有些传统手工艺品由于缺乏供销保障和保护机制而面临后继无人、失传流失的问题。例如无锡惠山泥人、苏州桃花坞年画、漆雕由于艺人收入低都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危机。”

有的作者认为人情关系日益淡薄、邻里关系逐渐陌生、代际关系逐渐疏离、价值取向失范。如陈波《二十年来中国农村文化变迁:表征、影响与思考——来自全国 25 ( 市、区) 118 村的调查》文中指出“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利益原则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砝码,现在农村普遍产生了雇佣关系。”“城镇化的加速,土地被征用的村民住进了单元楼,缺少了农村固有的“闲话”公共空间,邻里之间比较陌生,关系也趋向冷淡。”“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不再守着自己的土地,而是走进城市寻求发展,代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逐渐疏离的趋势。”“一些富裕的村民无所事事,赌博、吸毒、各种炫富; 一些穷苦的村民则心理失衡,打架斗殴、抢劫,仇富心理严重。孤寡老人在家里无人赡养,使“扶不扶”成为社会焦点。”

有的作者认为物质上、经济上的富有恰恰与精神上、文化上的贫困形成很大的反差。如陈长荣《关于苏南文化现代化的思考》一文中说“有些人腰里开始有了点钱不是将之更多地、更好地用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经济发展上而是在物质享受上与别人搞盲目攀比讲排场摆阔气搞铺张浪费迫求高消费甚至醉心于低层次的感官刺激。这种不健康、不科学、不文明的消费观念既受了某些外来的负面因素与不良风气的影响又有着小生产者狭隘心理的作祟。

有的作者认为网络文化盛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张露露《谈苏南城镇的文化生活状态》文中提到“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网络游戏产业,五花八门的手游、网游深得大众喜爱,青少年由于痴迷于网络游戏而拒绝参加课外活动,从而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还有较为明显的是,电视、电脑和手机已经慢慢开始取代书籍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更具有吸引力,因而大多数的居民不愿参加户外的社区文化活动。

第三种观点是:苏南农村婚姻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表现出双重性。一方面苏南人婚姻观长期受吴文化的影响注重传宗接代,注重家族传承和养儿防老,也是人类得以发展的驱动力。另一方面苏南经济的发展使夫妻双方在家庭地位、经济地位、家务分担等方面表现出较多的平等意识。

有的作者认为苏南人的婚姻观反映出社会行为取向,保持优秀的传统价值的同时具有趋向开放的、宽容的现代意识。比如欧阳晓明、周宏《苏南文化变迁中人的社会行为取向新探》中说到““招婿婚”在苏南地区有一定的传统,上门女婿就像儿子一样既有赡养女方父母的义务也有继承女方父母财产的权利。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们的孩子的“姓”必须跟女方。在日常生活中赘婿在家庭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

苏南人比较强调婚姻的自主性在婚姻大事上父母没有权威可言。在夫妻关系中也表现出更多的平等的价值取向大到对夫妻双方的文化程度与社会、经济地位上小到家务事的分担上都表现出较多的平等意识。

如黄亚慧《外来青年在苏南农村婚姻市场中的地位——文化分析的视角》文中提到“苏南等地独生子女间的婚姻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当地人称“两家并一家”。这种形式的婚姻源自于两个独生子女家庭出于养老、财产继承和家庭姓氏传承等原因,采取的一种独特的安排。这种婚姻的具体特点是:男女双方结婚,男方不算娶,女方不算嫁,男女双方家中各自装修新房,各办喜宴,夫妻婚后在双方家庭轮流居住,主张生两个孩子,男女双方各有一个小孩随其姓,有义务赡养双方父母,也有权利继承各自父母的财产。”

顾建华、张根华《苏南农村家庭养老的相对稳定性浅析——对昆山农村生育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生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它以观念影响着人民的生育动机,作用于人们的生育行为,但依然受着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农村家庭养老方式:苏南地区长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又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加上以“孝道”为荣,其次养儿防老更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3. 关于“苏南农村文化对苏南乡村文明建设的影响”这一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以苏南地区传统文化吴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吴文化对于吴人的影响可以从性格、精神等外在表现形式进行呈现,表现出平和与进取,纤弱与坚韧。

    有些学者说吴文化是民众们“根”的所在,是行为表现的内在影响因素。譬如叶南客《苏南现代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中阐述,“吴文化是苏南地区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从区位特点来看,吴文化是沿海文化和内地文化的交叉,也是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结合。沿海文化的吴文化富有开拓性、外向性和创造性等特征,而进内陆型文化具有较深的“根”意识,民众们艰苦节俭、恋乡爱土。”

又譬如荣长征、李勇《吴文化与苏南现代化》中阐述的文化的深层次的东西在民族灵魂民族性格的深处那么 具有如此鲜明特征的吴文化在昊人灵魂性格深处所打上的烙印 对苏南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哪些积极的作用呢? 我们认为可以从似乎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平和与进取”“另一方面是纤弱与坚韧”“吴地的新工业和乡镇企业也都是在原有的体制框架下发展起来的这就充分证明昊人性格中有极顽强的进取性。 

第二种观点:苏南农村文化中“孝”、“勤”、“廉”等传统意识树立起了民众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取向。

    有些学者认为苏南传统文化左右着民众交往之间的行为与准则。如欧阳晓明、周宏两位作者的《苏南文化变迁中人的社会行为取向新探》一文就家庭主义(家族主义):“在中国社会中指的不仅仅是这样的基本单位家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家按差序原则有着很大的伸缩性。也就是家不仅可以指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基本社会群体而且可以指一个家族。把家庭作为可以伸缩的家族网络看更能在本土意义上解释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性格与行为以及人与文化的互动方式。在家族主义文化中中国的家庭是以父系扩大式家庭为理想家庭模式的因此父子关系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自家‘姓’的延续即所谓的‘传宗接代’。”

    又譬如《乡风文明塑造乡风淳乡村兴新气象》中阐述,统筹推进五彩四明’‘斑斓海岸’‘绚丽浙东三类农村文明示范线创建 建成30 条以上农村文明示范线扎实实施家庭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 全市各级各类文明家庭比例不低于50%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利用基层党校道德讲堂人文学堂等阵地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以及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评选 树立先进典型良好形象

还有学者陈立旭文化与经济活动的固定能够思维习惯”》“花大力气整理苏南乡村民间文化 对民间文化进行现代定位 将民间文化中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部分大加弘扬同时 将乡村民间文化的发掘与乡村旅游乡村经济建设统筹考虑 共同发展

江南平《“苏南模式”的再发展—— 《苏南精神文明建设模式》》一文中提到:“‘苏南精神文明建设模式’的内涵概括为:‘集体创业的奉献精神,公正和谐的社会风气,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诚信自律的道德风尚’;苏南精神文明建设模式的精髓在于‘两手抓’;苏南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是:一把手抓‘两手‘’、从精神文明建设人手抓生产力的发展、以目标到位为核心的两个文明一体化工作模式、十分重视传统美德做到继承和发展并举、一切从实际效果出发、突出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这个支柱、善于化虚为实等。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是:

1. 苏南文化的价值取向多元性,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关注当下,在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文明建设刻不容缓。18年7月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对苏南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通过提炼苏南农村文化,开发有利文化资源,建设文明农村?

2. 苏南农村文明建设的文化根源为苏南农村文化中的吴文化,如何提炼吴文化精髓,去其糟粕?

3. 无论苏南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但是乡村文明建设迫在眉睫,至关重要的是在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我们尝试研究的方向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与乡村文明互动发展。                          

二、乡村文明文献分析

1. 乡村文明建设的含义

有关“乡村文明建设的内涵”这一观点,在这个问题上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在党的十六届五张全会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的整体要求的“十二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明主”,韩永莲认为,“乡村文明,是对农村精神文明的概括,具体的说就是乡村地区呈现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社会状态,通过改善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并保持稳定的状态。梁簌溟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中国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关于如何推动乡村建设,梁漱溟把重点放在了教育上,他认为乡村建设主要靠教育进行教化,乡村建设重点要靠教育,并把乡村建设中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只有教育发挥了功效,才能推动中的乡村文明建设。

乡村文明建设涵盖内容多,涉及面广,由于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地区文明建设呈现不同的的发展状态。万坤利在《习近平美丽乡村建设思想初探》认为,人民中心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归宿。因地制宜观是方法,综合治理观是模式,城乡统筹观是路径。文化传承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功能。他们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乡村文明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乡村文明含义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以及传承,从而有效提高传统文化的软实力,第二点就是非物质遗产以及物质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关键区域到的海洋文明保护、游牧文明保护、农耕文明保护,还有民族地区的民居、民风、民宿等诸多传统文化的保护。第三点就是将良好的传统文化很好的传承并且将其发扬光大,尤其是我国传承了上千年的道德理论。第四点,进行新时代意识的良好培养,农村的居民以及当地政府是振兴农村的主要主体,其实居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居民也是振兴乡村受益的价值群体以及主要群体。——王淑珍(中共茌平县委党校)

2. 苏南乡村文明建设现状

在这问题上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高贞林是这样表达的,苏南农村虽然经济发展较快,但是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农村群众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是诸多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使农民朋友对一些新鲜事物的辨别受到制约,不能清楚地看到事物本质,因而误入歧途。农村成了我们思想教育的宣传荒地。我们党的一些政策法规、先进的思想文化没能落到实处,致使有些农民的精神空虚,让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乘虚而入。思想教育的缺失、不到位,成了乡村文明建设诸多问题的主导因素。乡村文明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健全,成为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配套设施不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无米之炊。各级基层组织、相关部门的引导、监管不到位,也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观点:郑荣伟在《苏南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两大挑战》认为,经济基础上看,历经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的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江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苏南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转型,一方面解放了生产力,形成了农业人口多种经营的新趋势。有效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习惯于土地耕作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农民群体带来了巨大影响。农民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增强。以及市场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相当一部分人感到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决定经济上的成败,产生彷徨和惘然。进而到超自然的力量中去寻求寄托。从文化现状上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农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迅速增加,但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现实需求,总体上说苏南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比较贫乏的。“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很难改变。一方面,随着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发展,农村生活条件迅速提高.农民富裕程度Et益显现、休息空闲时间明显增多,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享受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娱乐活动贫乏,全社会对农村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重视度不够,适应农民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明显不足。当正规渠道的精神产品不能满足的时候。农民群体会转而在“俗”文化中寻求刺激。进一步分析,苏南农民在文化知识层面上的相对落后,使得他们在科学文化上后天不足.因此文化需求的品位和文化产品的辨别力不高。

第三种观点: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新城区建设的同时,政府也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以及经济支持力度:经济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村庄特色与现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一体化;政策上,注重改善民生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将农民遇到的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大问题,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树立榜样的示范作用,从而起到了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既快又好发展的作用。

3. 苏南乡村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和不足

第一种观点:朱根宝王安岭等《改革与苏南农村发展》认为,第一在指导思想上破除产品经济的禁锢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南农村从实际出发采取一系列的工农结合、致富农村的对策措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开通了道路。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思想和行政经济管理模式的严峻挑战。党和国家逐步确立工作重点转移和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达地区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第二`在经营体制上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集体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形成一个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并存发展的格局。第三在农村经济结构上注意处理好工农关系形成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综合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由于工农比较效益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扩大了农村内部乡镇工业与农业发展的矛盾。苏南农村为了避免工业发展带来农业萎缩近十年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从经济、行政和制度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调节保证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的稳定增长。第四坚持“联合协作互利”的原则正确处理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和建设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广大农村为基础小城镇为纽带的经济网络。城市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中心枢纽。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涉及城乡关系的变革。苏南农村人多地少工业化发展必然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向农外就业。但是我们城市容量有限开放程度差区域性分割等矛盾在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能走城市膨胀的路子。按照这样的国情,急需探索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的路子。苏南农村从实际出发首先是走小城镇发展道路以工业化为推动改善基础设施提高配套水平形成经济政治中心。

不足:一是农业潜在的危机加深。当前苏南农业问题是与农村内部崛起的工业化相比拉大了比较效益的差别直接受到价值规律的波动。农业的生产水平同其他地区相比开始下降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的后劲不足这已成为严峻的现实。从现状来看:一是农民种粮积极性衰落土地感情淡化多种不如少种少种不如不种的反映强烈迫切要求离开土地减少对土地的投入。二是农业生产水平下降以精耕细作出名的苏南农业开始向粗放经营退化粗种粗管只种不管的现象时有出现抛荒、隐性抛荒增加。三是农业劳动力不合理的递减劳力转移过渡的情况已经出现现在年力壮进厂赚钱老弱病残在家种田。

三、“学校文化建设”文献分析

1.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

通过搜索中国知网,我们共采集了9937篇文本,研究者们关注点是: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分为2个阶段,从教育目的来进行划分的。比如唐汉卫在《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中提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比较粗放,注重数量、效率、功利实用。改革开放后逐步转向重视内涵、重视公平、重视人文和精神素养。未来的教育改革要向取得进一步的、实质性的发展,就必须在文化、在精神价值的层面有真正的建树和开拓,真正做到文化自觉、自信、自立和自强,并尽可能引领社会风气。到现在,学校文化建设正逐步成为学校发展的重心。

比如20009月,郑金洲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走向》一文中明确提到,在新的世纪基础教育一定会走向“文化”,“当今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文化问题”。叶澜认为:“走向文化,实际上就是更多地走向教育自身,还基础教育以本来面目,给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比如王定华在2012年《试论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一文中提出:我国基础教育已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呼唤着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品质提升。在当前和今后相当场的时期,学校文化建设要侧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让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为培养具备高尚道德情感、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文化建设,最主要的是学校文化管理,即从文化的视角管理学校。学校文化管理要侧重于体察师生内心,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激情,让学生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第二种观点是:将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这是跟根据政治和经济的变化来进行划分的。

比如张文景在《中小学校训发挥训育功能的机制》一书中提到对于校训的演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文化的历史演变。他指出: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这一时期的学校文化都影响深远,民国时期还规定了校训总纲。这个时期的学校文化大多引经据典,或者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要求;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社会进入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传统的文化在政治思想领域被抑制。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时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极具热情要建设社会主义。学校崇尚爱国并在校园内积极开展政治运动,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校,尤其需要政治的激励,在校园内处处可见团结、奋斗、紧张、文明、严肃等标语。但是,由于这样的标语是很大很宽泛的,在各个角落都可以看见,因此,很难区分出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区别在哪里。这时期学校文化是相对统一的、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的。文革期间,意识形态对学校的控制达到顶峰,教育秩序收到了极大的破坏;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开始步入正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学校是为了培养经济需要的人才。社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每一所学校都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设计自己的学校文化。这时,更多地考虑到了教育的基础性,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种观点是:将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分水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部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和2010年国家提出中长期教育规划纲领所致。这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来进行划分的。

比如2012年孙波在《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综述》一文中做了研究:关于学校文化建设,98年以前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少,因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我国,所以那时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薄弱;1999-2007,这段时间这方面研究发展迅速(共419篇,占47%),因为这一时期教育部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改革教育落后现状;2008-2011,这时期研究呈下降趋势(共301篇,占34%),下降原因在于国家开展中长期教育规划纲领,对学校的文化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学校文化重建的进一步发展与研究;2012年以后,他预测接下来的学校文化建设将由表面化、形式化走向价值取向的研究,并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应该在视野角度上有所拓展。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是:

1. 学校文化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我校教师和家长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限制教师和家长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家长参与到学校文化的建设中?

2. 找到学校文化建设正确的路径,不应忽略学校生态文化的建设。学校的一砖一瓦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特殊意义,该如何适当地进行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3. 学校文化建设的组织制度不健全。学校文化缺乏严密的组织制度,这是目前学校文化建设的瓶颈。对学校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组织,做事没有规划,是不可能获得学校文化的达成。所以应如何进行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

2.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大致有以下特征: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特征分为三种:客观性、基础性、渐进性。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创造性系统工程,是全面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的基础工程。实际操作中准确理解文化内涵,不断充实学校文化内容;过程性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估反馈,着力打造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文化,做到内外兼修。

例如有的文章提出:现代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系统工程,是全面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的基础工程。现代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价值观建设;关键是创新型教师文化;有效途径是构建学习型学校;目标是提升学校品味,打造学校品牌,争创品牌学校、精品学校,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何长平《现代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有的文章提出:要充分发挥不同主体作用,共同建设学校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建设学校文化;把学校章程作为载体,创建和发展学校文化;准确理解文化内涵,不断充实学校文化内容;过程性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估反馈。薛二勇,刘淼,栾少波《新形势下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第二种观点:学校文化建设应该走特色发展之路,紧跟时代特点,利用特色课程开展属于自己的学校文化建设。

例如有的文章提出:打造特色文化,开设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张少清《谈均衡视域下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有的文章提出:文化育人具有隐性、间接、渗透、整体和长效的特征。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主要为价值引导、环境熏陶、风气驱使、意义赋予和网络优化。项红专《文化育人:背景、意涵与路径》。

第三种观点: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应该让学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参与者,这样才能把学校文化建设的牛鼻子给抓住。

例如有的文章提出:中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学校应基于“发展”的理念,发挥重点项目的孵化器功能,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利用社团的助推器作用,让学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度参与者;在公益活动中提升学校文化的境界,积极构建核心素养时代的新文化。贺亚丽《核心素养时代学校文化建设新路径》。

有的文章提出:我国的主流文化也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理念与思维,生活方式等也都是在大幅度地改变着,伴随社会主流文化,各种文化也随之改变,当然这也同样波及到了校园文化。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内容是多元化课外文娱活动,活动空间是校园,将校园精神作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形式。张丽、马春阳《试论新形势下学校文化建设》。

第四种观点: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碎片化、形式化、外在化的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1、口号盛行,缺乏操作性。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口号盛行。什么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方略、办学目标、管理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口号等等一大堆,但要么空洞无物,要么表行不一。

2、相互割裂,缺乏系统性。“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划分不当,

3、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没有准确地把握“学校文化”的内涵,却在大张旗鼓地抓“学校文化”建设。

例如有的文章提出:当前农村小学在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构建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存在的碎片化、形式化、外在化的问题。曹海艳《民俗文化在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阆中地区为例》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是:

1、我校地处华西村,学校文化建设应处理好地域文化特色和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

2、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发挥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如何避免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可能存在的碎片化、形式化、外在化的问题。

3.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这一观点。多数研究者认为地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源头;其他研究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传承;还有的研究者认为地域文化可以帮助学校建立特色学校。

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地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源头。

有的文章指出:地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基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源头,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是学校特色的“底色”。杨九俊《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中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新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一样必不可少。地域文化,则是文化多样化的源头。”“为了增加课程的适应性,通过课程的多样性来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观。地域文化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地域文化是亚文化,比主流文化更生动、 更丰富、更显特色,能够作为学校特色的底色’”。“学校文化应该追求现代文明与文化传统的融合———就如苏州的“双面绣”,它是一个整体的美。”“学校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双向互动 的。学校文化应从地域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养 分,同时也应参与地方文化的梳理和建设,特 别是要发挥自身作为教育机构的职能作用,给 地域文化以“反哺”,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为地域文化注入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的基因。

又有文章指出: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对地域文化的了解、研究、整合、内化的过程。曹玉辉《地方视域中的学校文化建设》中指出:“徐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立足于徐州的两汉文化,加强显性的文化建设,让校园成为地域文化流动教科书。”“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关系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关系。没有地域文化,学校文化就没有根基;没有学校文化,低于文化就很难传承。真正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是学校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谐共建。也只有这样的文化建设,才是一所现代学校真正具有的文化品质、文化精神。”

又有文章指出:地域文化为学校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有机的养料,融合地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之路和有效之举。夷浩方《融合低于文化  丰盈学校生长》中指出“学校是地域上现货的生命意象,它的根在这片沃土之中。扎根本土,根植于深厚的地域文化土壤李,学校获得自让丰富的滋养。”“弘扬地域文化,铸炼学校精神,通过地域文化资源精华的汲取提炼,凝聚、形成和凸显独特的学校精神。”“以地域文化的特有色彩着染、生成、浓郁、闪耀学校的个性色彩,学校文化的底蕴、气质、风格与地域文化特质相接相融相生。”“寻找、发现、把握地域文化中有独特育人作用的成分进行培育、移植、激活,使之超凡脱俗,使之更具神韵,熏陶,浸润,濡染,滋养,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第二个观点是:学校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有文章指出: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传承和创新。凌维欧《基于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究》中指出“笔者带领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将“那”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生命力引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那”文化精神风貌随处可见,校史室、宣传栏、楼道、墙 壁等,陈列着“那”文化成果与展品,引领师生领会和继承本土文化精髓,勇于奋斗。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符合农村学生成长需要的奋斗精神灵活地把时代感与传统积淀融合在一起的校园奋斗精神,体现了继承传统、创新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为造就学校整体凝聚力的局面,笔者及学校文化建设团队创造性地把“那”文化铸就的民间凝聚力引申为学校凝聚力建设,建成了独特的学校团队精神。”“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走进课堂,使课堂教学贴近农村学生的现实生活,切合农村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很好地实现了教学与育德的合一课程建设与传承传统的合一,是丰富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笔者及学校文化建设团队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 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获取了丰富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又有文章指出:地域文化课程化有助于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徐晓林、陈炳飞《地域文化课程化:学校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中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风情多姿多彩、千差万别,深蕴其中的先进元素是中华文明积极、永恒的价值追求,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精神食粮是中学 课程体系应该包含的内容江南水乡文化的优美意境、丰富内涵和先进指向无不具有珍贵的教育价值,课程基地的建设有助于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和发展的 动力,建设“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是对办学特 色的完善和彰显、学校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第三个观点是:地域文化可以帮助学校建立特色学校。

有文章指出:地域文化对特色学校的建设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刘惠林、庞松男《地域文化与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中指出“地域文化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能量,特别有利于解决“千校一面”的问题,实现办学的特色化和个性化。”“学校如果把特色植根于地域文化中,将其中的有益因素作为学校的特色,将会使学校的特色鲜明而富有个性。”“多年来各地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证明,特色学校的建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地域文化的制约。一些特色学校建设的成功经验,不能被其他地区的学校原样照搬或简单复制,其根本原因是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先进的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而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特色学校的建设本质上是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认同与遵循的价值理念”。

又有文章指出:依托地方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对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有独特的作用。黄泽林《依托地方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的策略研究》中指出“学校特色能够彰显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文化积淀,也综合体现了该校师生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而优秀的地方文化对该地区师生有着强大的精神感染力,也是推动特色学校发展的持续动力。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是:

1. 依托华西这片土地,我们可以建设怎样的学校文化?

2. 我们学校的特色文化该传承华西的哪些精神?

3. 怎么建设具有华西特色的华西实验学校文化?

四、“学校文化建设与乡村文明复兴互动的路径和策略”文献分析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与乡村文明复兴互动的路径和策略”这一观点,在这个问题上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建设在乡村文明复兴的奠基作用,学校应该具有服务当地社会的意识,在教育理念、教育结构、办学思路、培养目标、服务重点等方面上结合当地文化建设,把学校建设成当地社区的文化中心。

比如唐华生《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价值、问题及对策》认为“农村基础教育在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在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又比如董新良《论农村学校功能的释放与农村社区良性互动》说“农村学校的基本职责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不仅仅是“在农村的教育”,更是“为农村的教育”。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消除农村学校和社区互动中的阻抗因素,充分发挥和释放农村学校功能,实现农村学校和社区的良性互动,是解决农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又如曾茂林《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功能探析》“农村教育服务当地社会的功能,即要求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服务;为当地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一代农民。”

还有程斯辉在《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社区的中心》一文中说到“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社区的中心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

另外,曾其祥在其硕士论文中《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提到“我国农村教育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性工程,必须立足于对现行农村教育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在教育理念、教育结构、办学思路、培养目标、服务重点等方面体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点。”

符登霞的硕士论文《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关系研究》也认为“学校作为社区地域范围内的专门教育机构,在促进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成员的精神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修养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与实践,已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正规学校教育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教育本身的发展也促使原本封闭的学校逐步开放,在资源、管理等方面寻求与社区的合作与共享。”

第二种观点是:学校文化建设在乡村文明复兴的互动中,学校要和政府部门、社区成员、机构组织、学生家长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关系,互相理解和支持。

比如李广《“学校——社区互动”促进农村学校改进研究》认为“学校与社区互动是学校与社区和社区成员、机构组织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关系。互动必然是双向的,一方面,要使社区,包括成员、机构、组织理解、支持和帮助学校, 便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支持社区、面向社区,向社区开放、服务社区。”

王莉的案例《农村学校与社区有效互动探索——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水滨村为例》一文中提到“要使农村学校和社区有效互动,首先要建设农村学习型社区,还要营建学校与社区良好关系,而且要强化农村社区的自主管理以及争取政府对农村社区教育的鼓励和资助。”

王莉的另一篇文章《农村学校与社区互动之价值探寻》认为“学校与社区的双向参与和互动便是学校发展与社区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必将使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从观念走向实践。”

谭春芳《美国农村社区与学校的互利关系》中这样评价美国农村社区与学校的关系“美国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联系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使双方受益。一方面,农村社区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社区参与学校的管理,为学校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推动了社区经济发展,增强了农村社区的活力,还为社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马志强的硕士论文《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互动发展研究》这样写道“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伴而生、相互影响。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的关系是教育与社会关系在农村这个特殊地域的具体体现,农村学校与农村社区互动不仅是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而且是农村学校功能自我完善的必然路径。”

孙璐的硕士论文《学校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研究》说到“学校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更新,使学校和社区具备四种意识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共享意识及务实意识。在新观念的指引下,学校与社区才能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其次,学校与社区合作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有健全的机制作保障。政府应不断完善二者合作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从制度上排除双方合作中的障碍。再次,还应加强学校和社区各自的能力建设,注重对学校管理者、教师能力的培养,以及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最后,学校与社区合作还应遵循双向互动的原则。即学校服务社区,社区参与学校,两者产生互动。学校可以通过向社区开放设备、设施,建立开放日制度,组织志愿者活动,提供家庭教育的方式来为社区提供服务。社区则可以为学校提供教育基地,在参与学校决策和学校课程中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二者合作互助,从而共建共发展”

第三种观点是:学校应该加强与本地社区的文化对话,开放学校资料场所、运动场所,弘扬传统道德、传统文化,多为社区居民举办科技培训、文化活动,丰富本地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有效地促进本地乡村文明文化建设。

比如吴惠青《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学校的使命》说到“农村学校通过加强与当地农村的文化对话,可以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传递与创新以及现代文化的引入、传播和融合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从而优化农村文化场域,提高村民文化自觉,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有效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肖正德《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学校的文化使命及其变革》认为“为了完成新农村建设赋予的文化使命,农村学校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关注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转变教师观,使农村教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知识力量;转变课程观,促使优秀农村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与发展;转变教学策略观,追寻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马连奇《农村学校与新农村建设》觉得“农村学校应扩大学校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编写为农教材,开放学校资料场所,改革农技培训模式,优化教育管理方式,积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还有江菲《文化反哺:农村学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也认为“农村学校作为农村地区的文化中心,在传承和创新农村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担当起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应成为农村学校的自主选择。”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是:

1.学校的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因而,建设怎样的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是学校自身的重任。

2.目前,学校在乡村文明复兴建设过程中“文化反哺”甚微,那么该如何提高学校的建设作用是我们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3.寻找与发现学校在与社区合作互动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参考文献:

[1]纪德奎.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J].教育研究,2018,39(07):79-82.

[2]纪丽萍. 苏南社会主义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3]印兴娣.浅谈苏南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2):82-85.

[4]黄亚慧.外来青年在苏南农村婚姻市场中的地位——文化分析的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2015(02):79-83.

[5]蒋丽芹.论吴文化对苏南本土民营企业伦理观的影响[J].江苏商论,2014(11):65-67.

[6]李卓卓,吉顺权,曹丽江.苏南文化强市战略特征及实施调查分析[J].经济师,2014(11):196-198.

[7]张力勇,顾敏静.新教学文化:从溯源寻根走向实践创生——苏南农村小学新教学文化建构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4(31):49-53.

[8]董焕敏,张霞.新农村文化建设运行机制问题与对策——以苏南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09):74-77.

 

[9]王金元,毛华萍.浅析苏南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之因[J].商业时代,2012(12):132-133.

[10]解松.乡村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兼谈苏南地区乡村文化建设[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03):53-57.

[11]孙蔚. 苏南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才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2.

[12]陈长荣.关于苏南文化现代化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1998(01):121-124+130.

[13]陈鹤鸣.试论具有苏南经济结构特点的文化发展模式[J].江苏社联通讯,1988(Z1):81-85.

[14]李荔. 苏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文化教育问题的思考[A]. Advanced Science and Industry Research Center.Proceedings of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ICESSH 2018)[C].Advanced Science and Industry Research Center: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2018:5.

[15]刘灵鸽. 农村中学课堂乡土文化融入现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

[16]乡村文明孕育中的学校文化——弋阳县中畈中学家校工作探索[J].江西教育,2018(02):83.

[17]齐倩. 苏南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6.

[18]李广.“学校——社区互动”促进农村学校改进研究[J].教育研究,2018,39(04):75-79.

[19]黄东旭. 苏南农村社区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0]曹跃兴.苏南现代化进程中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J].才智,2013(29):353+267.

[21]杨九俊.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06):23-26.

[22]董岗彪,周宏.苏南新农村文化建设指标体系初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07):56-60.

[23].乡村文明孕育中的学校文化——弋阳县中畈中学家校工作探索[J].江西教育,2018(02):83.

[24]徐畅.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学校价值缺失与复归[D].渤海大学,2017.

[25]康丹. 乡村文化回归乡村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26]孙刚成,翟昕昕,杨荣.村小与乡村文明的关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7(03):19-24.

[27]]夏淼. 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7035092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