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智慧教育云平台

江阴祝幼

>学校首页>教育科研>科研聚焦>内容详情

游戏与体验 探索与创新 ——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区域

发布时间: 2022-10-13 00:00 发布单位: 江阴市祝塘实验幼儿园 浏览量: 886 【公开】

游戏与体验    探索与创新

——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区域

  名:徐惠芳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师幼共创的环境中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作指导,在实践过程中,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让幼儿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带动下,我们带着思考对美术区域游戏的环境、材料的投放、游戏的支持时间的安排,规则的制定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力求让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游戏的活动场所,努力把“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真”游戏还给孩子,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自主的区域设置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丰富幼儿园区域活动,幼儿在环境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我们与孩子一同打造了丰富的活动空间,用多元的材料创作出集趣味、审美、操作、互动、学习于一体的美术区域活动。在这里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能力意愿、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探索,体验游戏中带来的成功和快

1、把决策权交给孩子

美术区是我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创设的特色区域,在这里是孩子的天下,这是属于孩子们的一个个小小的家。在课程游戏改革前,我们的环境布置主要以老师为主,是老师将包装好的环境送给孩子,环境里很多是成人的意志和迹,常常给我们带来困惑,难以引起孩子的共鸣。课程游戏化的实践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与调整,学会放手,相信孩子,注重孩子潜能的发挥,让孩子参与设计、动手制作,让孩子名副其实地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2、把空间留给孩子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环境,也是幼儿学习的新形式。因此,我园充分利用空间从多维度、多通道,如走廊墙壁、楼梯扶手阳台、门厅、大厅、小树林等,为孩子创设了延续性的、可迁移的、可随时更换的美术区域内容,让每一处环境都能发挥它的教育价值。空间位置的形成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我们对区域理解的思维模式,跨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和环境定位,是我们在美术区域中将“真”游戏还给孩子跨出的成功步伐。

、多元的活动材料

区域材料承载了教育者的期望和智慧, 成为吸引幼儿注意、帮助幼儿学习、引导幼儿互动、延续幼儿兴趣的载体,只要我们适当地拓宽视角、转换思维,就会发现生活当中有许多值得利用的材料,就可以让不起眼的材料发挥大价值。孩子的能力存在差异、兴趣也各不相同,多元的材料能从不同维度调动孩子对其兴趣。

1、关注材料的生态性

形象、熟悉的生活材料容易与幼儿产生共鸣,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我们的美术区中很多材料都来自于生活我们会根据季节特点和孩子一起从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寻找、去发现、去收集、去运用。在美术区中孩子们把废旧的电器创作出可爱的小黄人、小企鹅、机器人等幼儿喜欢的形象;把树根、树枝打扮得绚丽多彩;把纸箱打造成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把饭勺、锅铲精心设计成了具有民族风的艺术品;纯净水桶、纽扣、毛绳在孩子的世界里也能碰撞出样的精彩。

2、关注材料的情感性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充满着感情色彩,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情感性材料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真实灵动,使幼儿得到充分体验。在创意吧里萌萌哒的大头娃娃,踏着快乐的脚步,追寻着小头爸爸;在小树林里的树干上,一只只灵动的小虫子,栖息在那里静听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雨伞、鞋子、衣服、瓶罐、水桶、筛子、夹子……孩子即时可取,这一切让孩子的灵感无处可逃,在操作台上孩子们尽情地挥洒创意,表达情感

3、关注材料的学习性

区角活动能立足于幼儿本身,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为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我园针对美术区提出了三个关键经验:兴趣与习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针对小中大不同的年龄特点都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小班在“表现与创造”中的学习目标是能用撕、拼、粘贴、折叠、敲印、组合等方法象征性的表现物体的大致特征;如中班在“兴趣与习惯”中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初步养成工具材料有序整理的好习惯;在大班的“感受与欣赏”中体验综合运用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创作的快乐,喜欢用各种形式的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材料的收集与投放过程集聚了老师们的教育智慧,通过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设计达到相同的学习目标。

、合理的游戏支持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美术区角活动中,我尝试着以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的身份走进孩子,采取设疑、建议等灵活隐性的方式支持幼儿的创作活动,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我采用的介入与支持的策略主要是:尊重选择、 观察倾听、积极回应、提供经验、支持鼓励、假设猜想、建议提醒、开放问题

1、用心观察,获取准确信息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支架1提出: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观察是了解幼儿活动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配合幼儿的成长需要。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努力成为站在幼儿背后的沉静的观察者,用心观察幼儿对活动区投放材料使用情况、幼儿活动操作时的表现,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幼儿认知、社会性发展等,真正从观察中获取准确的信息,及时做好记录。

2、有效介入,成为孩子的合作者

作为游戏的支持,我们要放下架子蹲下来与孩子一起成长,亲身感知他们的心灵,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去领会他们的心思,用心读懂他们的世界,有效引导支持幼儿更好地投入游戏,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如当幼儿在美术区域活动中遇到挫折,难以实现游戏愿望时,当发现材料有不安全因素时,当幼儿碰到困难主动向教师求助时,老师适时地介入会有效保护好孩子的活动兴趣,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当幼儿的游戏水平与材料的作用不匹配时,如熟悉的材料反复玩时,幼儿对某个区域不感兴趣时,教师期望幼儿获得某些经验时,教师可以丰富幼儿认知经验为目的的介入,引导幼儿进行深入学习。

3、“我来分享”,改变传统讲评方式

让幼儿积极参与讲评,在讲评过程中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方法、结果来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升华、自尊心的建立、自信心的发展、个性的张扬,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幼儿的美术区域讲评中我们把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让孩子通过插牌、及分享区激发幼儿的活动分享,在分享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过程分享不同的点,如分享作品、分享成功的方法,分享创意、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分享使活动目标得到更好地落实,甚至得到更深层次发展。

四、优化游戏,提供有效保障

1、灵活的游戏时间

随着游戏内容的丰富、活动形式的多样、游戏水平的发展,短暂的游戏时间已满足不了孩子对游戏的渴望在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结束音乐一响,部分孩子不愿离开,甚至还有孩子不满地说:“我还没画完呢?”“哎呀,怎么下班了呀?”,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老师对游戏时间做出了灵活的安排,幼儿需要时,晨间游戏、自由活动、餐点后等时间都可以自主安排,更好地落实“自由、自主”的“真”游戏精神,让美术区真正成为孩子们自由创作、驰骋想象的游戏殿堂。

2、人性化的区域规则

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不仅满足了幼儿发展的个体需要,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更宽松、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在美术区域中,材料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规则意识,教师管理起来相当辛苦。自由和规则并不是对立的,自由与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孩子活动的主体,如果不尊重他们的意见,那可能会是一种强迫命令,甚至成为压制、约束孩子合理要求和愿望的手段,违背了当下课程建设中的游戏精神。因此,我们应主动吸引孩子参与到有关规则的制定中来,树立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孩子们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会产生责任感和义务感,让孩子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是当家作主的小主人。

给孩子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快乐的舞台,让他们展示独特的风采;给孩子一个求知的启迪,让他们全心全意深究美术殿堂的奇特。在幼儿园美术区域课程建设中,我们将不断探索与尝试着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置身于快乐的生活和游戏之中,激励他们在游戏中玩出名堂。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7035092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