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教学教研教研活动

预测, 让学生进入阅读的佳境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20-08-25 14:29 栏目:教研活动 发布单位:城南校区·张燕恩 点击量:3558 【公开】

“阅读策略单元”的独立设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三年级学“预测”,四年级重“提问”,五年级要求“有一定速度阅读”、六年级必须“有目的地阅读”,体现了“阅读策略”这一课程目标推进的阶段性、科学性与系统性。这一编排,让关注学生阅读兴趣、致力于阅读方法指导、阅读习惯培养的一线教师找到了可循的路径。随着三年级教材的推进,上学期我对“预测”单元进行了深入研讨,带领学生依托故事学习“预测”、自主阅读练习“预测”、运用“预测”续写故事…… 在深入研讨中我有了一些思考。

一、常见的预测误区

(一)假预测 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有如下教学:“读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呢?谁来猜一猜。” “老屋会答应老母鸡的要求吗?你来预测一 下。” …… 学生早就读过课文,早已清楚老屋倒不了的原因,对老屋会不会答应小动物的要求完全了解…… 如果教师如此煞有介事地带领学生预测,结果完全与课文一致。偶尔预测不一样的,基本是在教师的追问下胡编,这样的预测,不要也罢。

(二)浅预测 在学习《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教师提出问题: “胡子沾到了甜甜的果酱,一点一点地变长。他还在朝前走,风把长胡子往后吹,会有什么事发生呢?大胆猜一猜,可以吗?” “正发愁没有晾衣绳的鸟太太,看见风中飘着的长胡子,会说什么,做什么呢?” …… 让学生预测的,全部是故事情节。仅仅局限于情节的预测,能引发深度思考吗?

(三)伪预测 在学习《小狗学叫》时,教师给出如下任务: “这条小狗,天生的缺陷叫人无奈又充满同情, 但他好学、勤肯,有追求,我们真心期盼他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结局。课文给它设计了三种结局,但都不完整。请你展开想象,给它一个完整的结局。” …… 明明是续写,硬说成预测?预测是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推测或测定。善于阅读的人经常会对故事的内容或形式事先进行预测,这样就会把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到在重要信息上,并在无形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由此可见,预测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手段,也是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 学习预测策略可以让学生养成时借助原有阅读经验,推断文章的内容或形式,架起背景知识与现有阅读体验之间的桥梁,预见并勾画事物未来的发展雏形,激发阅读兴趣。在阅读推进的过程中,学生原有的认知体系也会得到更新、补充和深化,认知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预测真正发生。

二、有效预测教学策略

(一)依学情,巧设计,真预测

学情,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知识储备等。通过检查学生预习和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已知”;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未知”;根据教材编写 意图,分析学生“需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分析 学生“想知”……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 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更是公开教学必须做足的功 课。

为落实这一单元语文要素,教学生掌握预测的阅读策略,应该清楚预测、猜测、推想等阅读策略在之前的学习活动中早就已经开始使用。比如低段读绘本,从封面开始想象,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这都是在预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 忆曾经的阅读经历,导出这种阅读方式就是运用了阅读策略——“预测”;还可回忆曾经我们是根据什么来进行预测,归纳、发现预测一般借助导语、旁批、 插图、表格等提供的信息来进行;再请学生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读读批注、看看插图、推敲课后表格,总结预测的方式,感受预测的意义。如此一来, 链接了预测的“前世”与“今生”,让预测毫无违和感地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运用起来就自然、和谐了。

那是不是读过的文章就不能使用预测的阅读策略了?当然不是。巧妙的设计能让预测更加真实,更加有效。我执教《总也倒不了老屋》这一课时, 问学生“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因为每次老屋要倒的时候总有小动物来找老屋帮忙,老屋为了帮助他们所以倒不了。不出所料,学生都已经看过这个故事了。和学生商讨:“那我们不和文章一样,我们来另做预测老屋倒不了的其他原因,好吗?”学生的思维马上打开了——

看这老屋,这么慈爱,女巫希望它多为人类做贡献便暗中使法,不让它倒下。”——结合图片预 测,充满爱与神力。

“老屋的主人认为这可以当一处休闲处所,重新装修……所以老屋没有倒下去。”——结合生活实 际,现实而又前沿。 ……

边听学生预测,边总结预测的方法,追问其预测的依据,告诉他们预测不是凭空设想、胡乱猜测,而是有根据、有思考才有了存在的意义。问答、讨论、 补充中,单元要素得到了落实,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二)深预测,真思考,促提升

从黄国才的“五层次阅读能力”模型图里,不难看出:知识的检索、内容的理解只是阅读的浅层次阶段。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形式,品赏运用才能让思维更加深入,阅读能力才能上达高一层次的。本单元教学中,如果教师引导学生预测的全部是故事情节,单纯地就故事说故事,难以达到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预测情节关注的仅仅是语言内容,而语言形式应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重点。

 语用,语言文字应用,这一新课程改革的主导不能偏 。因此,预测绝不能只局限于情节,还要预测文章的体裁、表达形式、中心思想等。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可以预测老屋的模样,进行外形的刻画描写训练;可以预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屋,进行仁爱之心的教育;老屋第一次“准备向旁边倒去”,可以预测第二次会向哪倒去,第三次……拓展空间感。

读《小狗学叫》“它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时,可以反之预测,它会像……也会像……让故事来个更巧妙的结局,以此渗透“悬念”“一波三折”的小说叙事特点。 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让品赏的快乐、主旨的领悟与创意的表达融为一体,学生的阅读才有深度与高度。

(三)用预测,重迁移,广阅读

该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清晰地展示了“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学习的推进路线:单元导语旨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讲读课文指导学生感知、了解、逐步学习“预测”的具体策略;略读课文引导学生应用“预测” 策略,尝试独立阅读;交流平台倡导学生分享“预测” 学习心得、渗透习惯养成;课后习题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提供“预测”策略实践的机会,形成阅读能力。

教材课后的思考题是编者针对课文内容以及单元训练重点,精心编制而成。教师对课后思考题的运用,既要做到针对文本内容,同时也不能完全局限在编者所设定的范畴中,而需要广泛地联系学生的生活 实际和阅读状况,进行必要地激活和调整 。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后习题中安排了“读文章或书的题目猜里面可能写些什么?事实上,文章有着不同类型的题目,教学也完全可以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有的文章直接以人物或者题目为题,比如《小灵通漫游未来》、《躲猫猫大王》、《夏洛的网》,就可以鼓励学生从人物身份的不同、经历过程的不同以及所形成的感受不同来预测;有的文章初看并不能理解其内容,比如《帽子的秘密》,很多学生可能会想帽子有什么秘密呢?《柔软的阳光》一文中,则完全看不明白要讲什么内容,这就可以紧扣学生在阅读题目时所形成的困惑,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猜测。

 除了利用好教材所提供的资源之外,教师还可以进行相关的拓展,比如你还读过哪些文章,把题目说出来,让同学们来猜测一下,并邀请这位同学对猜测的内容进行评价,很多学生都说出了《鼹鼠的月亮河》、《木偶的森林》等文章,这样一来让学生紧扣题目进行猜测的方法得到了很好地落实。

这样的教学,教师进行了必要地拓展和思考,让编者所设置的习题有了更好的落实,让学生的预测方法有了巩固的资源,更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预测能力。

预测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和资源,只有尊重学生的认知思维,不断的巩固认知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阅读素养地不断发展,让学生逐步进入阅读的佳境。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7035092号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环城东路47号     联系邮箱:l1q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