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

教研之窗教学热线

“启明·生长”课堂名师展示研讨活动——吴颖姿

发布时间:2020-11-24 00:00 栏目:教学热线 发布单位: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 点击量:1879 【公开】


研讨时间: 2020-11-24           研讨地点:录播教室

教研组:三年级数学组           主持人:佘玲红

参加人员:

孔一君、严明华、陆姗、孔婷、潘炯、周园;卞洁、包卡娜、袁静燕、黄丽鲍含英、朱铃洁;何立涛、浦润艳、缪娴琼、笪杨帆、江静洁;

包永芬、徐志刚、朱恒;费惠、费凤、顾丽忠、谢洁、荣玉霞、吴伟霞;孔秋芳、卞凯、徐刚、李初亚、周明、朱明东、辛建刚、孔明珠、徐剑。

研讨课例: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4-75页例2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条件想起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应用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发展几何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尝试回顾反思,继续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认真审题、严密思考的学习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借助线段图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感知关联

找关系,说说可以求什么?怎样求?

冬季锻炼,小牛家买了3根同样的跳绳,一共用去60元。

问题:每根绳子多少元?

列式:60÷320(元)

作业全对得一颗星,小青一周得5颗星,小红比小林多3颗星,小奔一周得星数是小青的3倍。

问题:小奔得星多少颗?

列式:5×315(颗)

提问:为什么小红比小林多3颗星这个条件没用?(这个条件和其他条件没关系)

农场有鸡100只,鸭的只数是鹅的3倍。

提问:提得出问题吗?

追问:你觉得要提出一个问题,很重要的是要(找到关系)

强调:只要找到两个有关系的条件,才能求出问题。

板书:有关系的条件       问题

新授探究,领悟策略

1、理解题意

出示主题图

思考:(1)主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有什么方法整理一下信息,让我们更清楚更明白?

引导:老师带大家来认识一下线段图。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

IMG_7668

明确:这就是线段图。

板书:线段图

提问:看着线段图说一说条件和问题?

指出:线段图包含了所有的信息,很简洁。

2、分析思路

提问:说一说你怎么去思考这题?

借助思维导图:先根据绿花有12朵,黄花是绿花的2倍,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再根据黄花有24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求出红花有多少朵。

IMG_7669
思考:在分析中我们找了几次关系解决了问题?(两次)

3、解决问题

引导:(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在求黄花有多少朵时,我们想的是什么?

     3)在求红花有多少朵时,我们想的是什么?

板书:1、黄花

      绿花的朵数×2=黄花的朵数

      12×224(朵)

2、红花

      黄花的朵数+7=红花的朵数

      24731(朵)

      答:红花有31朵。

揭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不由自主地从哪里出发去分析思考?(从条件想起)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想起

表达思路

启发:会做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表达思路。

完整地说一说思路:

先根据(  )和(  )可以求出(  );

再根据(  )和(  )可以求出(  )。

所以这道题的解题步骤是:

先求(  ),列式是(  );

再求(  ),列式是(  )。

比较例2和复习

小结:复习一步计算,只要两个条件,找一次关系;例2有三个条件,找了两次关系。

追问:你觉得怎样去分析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

讨论得出:先根据两个有关系的条件,求出一个不知道的数量,然后求出的数量找有关的条件,求出最后的问题。

练习巩固,稳定策略

说图意,并说思路

 

 

 






2、三(11)班班级图书柜有故事书3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童话书的3倍,童话书比故事书少10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思考:先求的是谁的本数,找的是哪两个条件?

注意:有关系的两个条件不一定在一起,所以要认真找关系。

3、选择条件提出问题。

果园里共种植苹果树、梨树、桔子树和柚子树四种果树。

1)苹果树的棵数是桔子树的3倍;

2)柚子树比桔子树少20棵;

3)梨树种了100棵;

4)桔子树比梨树多40棵。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从条件想起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以后还会学习从问题想起,或从条件问题想起。

说课环节:

今天我教学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第二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解答一些已知三个数量间的关系和其中一个数量,求另一个数量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进一步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提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策略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我认为策略的习得,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获得体验,然后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做法以加深体验,逐步抽象、概括而形成。所以分析问题时的思考方法是形成策略的基础。

教学时我把重心放在认识线段图和表达思路上。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用线段表示数量。借助线段图表示数量,可以直观呈现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分析问题,寻求解题途径,同时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当学生第一次利用线段图分析问题时,既要适当指导,又不能直接灌输。基于此,在画出绿花后,我主要引导学生思考用线段怎样表示另外两个数量,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情境中,真实感受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整理条件,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优势。使得策略的形成由外需到内需,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借助框架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充分表达。在交流中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先根据什么条件求出什么,再根据什么条件求出问题结果,获得思考方法的体验。追问学生的算法是根据题里的什么想到的,明确思路从哪里开始,使学生深刻体验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评课记录:

谢洁:

听完吴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谐、细腻。

和谐体现在

1.教学氛围和谐:吴老师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给孩子们营造了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2.学导互动和谐:学生的生成和老师的引导衔接得非常自然,每个问题提出后时而静,时而动,静是给了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动是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反复说题意等。

3.教学环节和谐:从旧知到新知,逐步深入让学生感知“有关系的条件”。

细腻体现在

1.线段图的讲解细腻: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线段图,吴老师先扶后放,从文字到图体现线段图的简洁性,让学生指出黄花的朵数到底是哪一段?从条件到问题,再看着线段图说题意,整个过程非常流畅。

2.思考和过程的表述细腻:注重学生思考过程的表达,根据哪两个条件求出什么,再根据哪两个条件求出什么,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从知识生长到能力的生长,这是启明生长课堂的方向。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直观理解,整个过程逐步完善。

3.列式计算时熟练关系的分析细腻:注重数量关系分析,虽然可能学生说得不是那么完整,但对以后数学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解决问题重在探索过程。

 

孔一君:

谢老师分析的非常到位,我认为吴老师的这节课还很好地体现了扎实的课堂样态。课上通过让学生寻找有关系的两个条件,引导学生自然发现可以先求出黄花的朵数,再根据黄花的朵数和 红花比黄花多7朵, 这两个条件可以再求出红花的朵数。这一由条件想起的解题思路,贯穿课堂始终。这一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吴老师通过三个层次来进行巩固。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图分析帮助理解,再根据图说说题意,梳理数量关系。让这题的数量关系深入人心。真正地让孩子们长了知识。我想如果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就可以这样培养学生分析简单应用的习惯,养成说数量关系的习惯,对于我们的学生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会有很大的帮助。

 

徐剑:

听完本堂课,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在平时六年级的教学中时常发现学生不会分析数量关系,不愿意通过画线段图来理解题意,造成了学生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吴颖姿老师这堂课强化了学生数量关系、线段图的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如果每堂数学课都能像吴老师这样细腻地教学,解决问题将不再是难题!

 

黄丽:

是的,几何直观应该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吴老师这节课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提出数学问题,利用线段图再次实现从条件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建模过程,丰富对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利用多余条件的介入,着重突出要寻找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并独立连续提出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展开了策略教学。吴老师立足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引导学生逐步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让学生处于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呈现相关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经历从借助直观思考到表象思考的过程,初步建立“从条件想起”的思维模型,体会策略的价值,形成策略的意识,并能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吕可:

我也谈谈我的想法,吴老师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以冬季锻炼等情境问题,为契机,引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学生知道从条件想起,该如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自己的思考问题的策略,一步一步朝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去靠拢。吴老师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本节课吴老师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处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领者,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整理信息,使学生能合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探究新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一个个问题当中找到条件,分析条件求出问题的答案。

本节课不仅提供了成功的课堂教学范例,也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名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带着收获,回到工作岗位,多思教学设计之新路,多行风趣幽默之课堂,敢于探索、敢于创新,从心开始、从细入手、从实做起,努力做一名服务于学生的研究型教师。

 

包永芬:

吴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让学生,通过说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
  
首先是说题意通过说题意,让学生学会审题,获取有用、有联系的信息,知道自己思考的方向。然后根据已获得信息整理成线段图。
其次是说思路,吴老师让学生根据线段图再说题意,再说旨在让思维通过言语表达呈现,在说题意的过程中,从条件想起的思维导图依次呈现,这是学生的思考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是说方法,吴老师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反思整个解题过程,总结解题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反思行为过程的习惯,善于总结方法。

 

荣玉霞:

我认为本节课重心在画线段图和理清学生思路方面,学用框架图(思维导图)明晰学生的思路。

我先说说吴老师这堂课的优点:

课开始时,吴老师呈现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说题意,算结果,让学生明确相关联的两个条件,可以求出某个中间条件,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建立找有关系的两个条件的思想,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呈现的题目中,还有一两题是有多余条件的,这能帮助学生知道要找有关系的两个条件,要去除多余条件,才能计算。

接下来,呈现例题,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理清题意和条件。此时,吴老师提供说的模板,根据什么条件和什么条件,可以得到什么结果,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去说,有助于理清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之后,吴老师呈现思维导图,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分析和计算,吴老师还让学生说题意,说思路,学生经过思维的引导,能很快理解题目的题意以及运算过程,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通过观察,发现该班审题能力较好,说明吴老师平时训练过,在上课过程中可看出思维的发展。一直让学生说题意,说思路,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学会完整表达意思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于本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建议:

1、课堂可以再放开一点,增加学生的参与,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进来。

2、线段图的必要性。由于该例题较简单,那是否必须要画线段图呢?可稍微加大一些题目的难度,激发画线段图的需求。

3、学生对于数量关系,不是很理解,可加强数量关系的教学。

 

何立涛:

吴老师的整节课可以用细腻一词来形容,每一个环节都扎扎实实,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新的知识。第一环节找关系,循序渐进,从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有多余条件没有关系的条件,一步步的让学生体会到要解决问题,那么条件必须有关系。在新授的环节中,一步步引导学生边分析条件,边画出线段图,理解线段图每部分的含义,发现用线段图可是使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更清楚,更明白,更方便找出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线段图从而一步一步推导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整节课在吴老师的安排下,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练习,帮助学生理清了解题的思路。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7035092号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祝塘镇镇南东路3号     联系邮箱:3980862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