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教师论文

例析中班“艺术体验角”中幼儿自主创作意识的培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

发布时间:2023-02-26 00:00 栏目:教师论文 发布单位:陶晓晓 点击量:1332 【公开】

【摘 要】

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创作性是艺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本文以活动案例为线索,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给予适当的指导、展示幼儿的作品,利用不同的方式欣赏和评价幼儿的创作成果,促进幼儿创作的自信心四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如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培养中班幼儿在 “艺术体验角”中的自主创作意识,让幼儿的自主创造性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

指南  幼儿  自主创作意识

【正 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而艺术活动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是指在艺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自主地进行学习、创作,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而如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培养中班幼儿在 “艺术体验角”中的自主创作意识,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案例中来分析阐述。

一、 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

《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案例:可爱的小蝌蚪

活动实录:区域活动开始了,诺诺和贝贝选择了《可爱的小蝌蚪》这个活动,活动开始,,我发现贝贝是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做的,一步一步地完成了一幅漂亮的作品。而看看卞凯诺,他先把小蝌蚪的身体拓印好,然后开始画小蝌蚪的尾巴,一会儿向上弯,一会儿向下弯,贝贝看见了,说:“你的尾巴怎么会朝下的呀?”卞凯诺说:“我看见的小蝌蚪就是这样游的呀。”

分析反思:

美术是一种艺术活动,它的题材都来源与生活,来源与大自然。因此,当孩子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他首先就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就需要他们在平时生活中学做一个有心人,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今天的体验活动是手指点画小蝌蚪,而在贝贝并没有对小蝌蚪仔细观察过,仅仅凭着自己的已有经验(小蝌蚪的基本外形特征)来进行今天的点画活动,所以,贝贝画的小蝌蚪的尾巴“都是直直的细线,方向也都是朝着一边这样的情况。而诺诺从他看过小蝌蚪的印象中,画出了不同方向的小蝌蚪,而针对其他小朋友,我从以下两个提问来引导:

1. ——观察“形”

首先,我把养小蝌蚪的金鱼缸端到了贝贝面前,问:“看小蝌蚪来了。仔细看看小蝌蚪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细细的、短短的。”“有的直直的,有的不直、弯弯的。”诺诺也凑过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小蝌蚪的基本外形特征是他们的已有经验,所以,教师只需要通过“出示小蝌蚪”就能唤醒孩子对小蝌蚪基本外形的经验。当孩子发现小蝌蚪的尾巴“有的不直、弯弯的”时,教师及时捕捉到信息,并提出问题:“那什么时候小蝌蚪的尾巴是弯弯的呢?”让孩子发现小蝌蚪尾巴不同的“形”。

2. ——观察“态”

接着,我又引导孩子,我指着一团靠在一起的小蝌蚪问:“咦?这些小蝌蚪头和头靠在一起在干什么呀?”“它们在说悄悄话呢。”“好像在跳舞。”……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此时,教师再来提问:“这些小蝌蚪的尾巴是朝哪里的?”“外面。”“像太阳发出的光。”……孩子们通过仔细地第二次观察,发现了小蝌蚪尾巴不同的“态”。

只有用心地去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才能够创作出成功的作品。通过教师的两次提问,引导贝贝两次不同角度的观察,于是,他发现了小蝌蚪尾巴不同的“形”和“态”。那么,当贝贝再来拓印活动“小蝌蚪”时,作品的种类就丰富多了。

二、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

《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

案例:圆形变变变

活动实录:

今天的艺术体验活动是《圆形变变变》,我们提前准备了印有3个圆的图画纸,然后让小朋友对园进行添画。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来到了致远的旁边,想看看他是怎么画的,谁知我就看到他拿着勾线笔在圆上一条一条交叉的画线线,于是我就提醒致远:“致远,你画的是什么呀?”致远兴奋地跟我说:“老师,我画的是向日葵饼干。”我听了以后就笑眯眯地说:“原说怎么闻起来那么香呢!”致远开心地继续画着。

分析反思:

经过一轮一轮的《指南》学习,我发现,对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何行为,我们都尽量不能否定它,而是一切以幼儿为主体。在《圆形变变变》这个活动中,幼儿在已知的圆形图案上进行添画,看着一些没有达到我的要求的画,如果是在没有学习《指南》之前,我会直接说他画的不好,甚至要求他重画,但是《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现在我会先笑眯眯地问一问他们,“你画的是什么”,那孩子就会把他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时候你也许就会了解,孩子并不是在乱画,看似随意的画,其实都蕴含着孩子们的想法。我在以前的绘画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和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过多偏重于作品结果的优劣,觉得涂色好、构图好、形象好就是好,现在知道孩子的任何一幅画,如果你去询问他,你都会从他的口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学会尊重孩子和理解他们的想法,不再简单评说谁画得好、谁画得不好,而是细心倾听和发现小朋友的想法,用接纳、赞赏的态度进行评价,从而保护孩子创作的热情,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树立自信心。 

三、 给予适当的指导

发挥儿童创作的自主性,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缺乏或认知策略不当,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而《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案例:可爱的小刺猬

活动实录:

美丽的秋天到了,宝宝们带来很多秋天的水果,那我一起来玩个水果造型吧。我们给宝宝准备了很多的辅料:牙签、毛根、彩纸、双面胶等,安豫刚拿到材料立即叫起来:“老师,我不会。”我摸摸宝宝的头:“好好想想,你可以的。”他还是看着我,然后自言自语:“我做什么呢?”“刚才我们看到很多的小动物造型,你最喜欢哪一个呀?”“我最喜欢小刺猬。”“那小刺猬长什么样的,看看我们这儿的材料什么可以用来做小刺猬呀?”他用手在材料上比划了一下,随即取了牙签插在了苹果身上,紧接着他在苹果上插了很多的牙签,我蹲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兴致勃勃插着牙签,心中暗自赞叹:孺子可教也。不一会儿,他就完成了,端起来给我看:“老师,我的刺猬完成了。”我连忙竖起大拇指:“你太聪明了,不过你的刺猬好像少了一些什么。”他端详着眼前的这只刺猬,少了什么呢?小眼珠一转:“老师,我知道了,我的刺猬还没有小眼睛嘴巴鼻子呢!”说完他找了两个眼睛贴上,小刺猬终于完成了。我假作思考:“小刺猬最喜欢吃什么呢?如果有了食物,小刺猬怎样才能把好吃的水果带回家呢?”安豫连忙回答:“老师我知道,刺猬是用刺把水果带回家的。”宝宝说完,连忙把一些小的山楂、红枣、金桔按到了牙签上。瞧,多漂亮的刺猬呀!安豫忍不住抱着刺猬在大家面前炫耀:“这是我做的小刺猬,它身上还有很多水果呢。”孩子笑了,我也笑了。

分析反思:

安豫宝宝是一个没有定心的孩子,记得每次动手制作的时候,他总会说:“老师我不会。”然后就是观望,几乎从来没有一件完整的作品。今天也是一样,眼看宝宝又要重复以前的惯例,我连忙摸摸它的头给他一点信心,告诉宝宝:“好好想想,你是可以的。”在我的肯定下,宝宝开始思考做什么?这个时候我只是唤醒孩子以往的经验,因为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作品欣赏,一些小动物、人物的造型,我们都细加了讲解。《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所以我们通过欣赏作品提升幼儿的经验。在孩子自主创作的过程中,我只是适当给予一些帮助,没有去左右孩子们的想法。如孩子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我只是唤醒孩子你最喜欢欣赏过的什么动物?当孩子不知道怎么制作的什么,我提醒孩子观察提供的材料,哪一个更合适?当发现刺猬少了五官时候,我提醒孩子仔细观察少了一些什么?为了让作品更有意思,我问孩子刺猬怎样才能把水果带回家。在整个的过程中我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语言的支持,让孩子能够有兴趣地完成一件自己心仪的作品,自主创作意识也在慢慢增强。看着孩子完成作品沾沾自喜的表情,我为他骄傲,只要我们愿意支持,你就会看到亮丽的光芒。

四、 展示幼儿的作品,利用不同的方式欣赏和评价幼儿的创作成果,促进幼儿创作的自信心

美术活动中,既然要发挥出教育功效,就不能缺少了评价这个环节。而评价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因而教师要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绘画活动,多鼓励,多表扬,而没有否定和批评。教师要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让幼儿有继续创作的愿望,使每位幼儿有成功的体验。评价中也可以提出幼儿的不足,但及时发现幼儿表现中的错误也不能直截了当地指出,以免打击了幼儿的积极性。因此,对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力求在保护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下促进创造力的提高。

案例:信封玩偶

活动实录:

区域活动结束后,我开始和做信封玩偶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浩浩和润润,你们今天做信封玩偶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呀?”浩浩说:“我一开始把耳朵贴倒了,贴在在信封开口处,手塞进去就不对了,后来我看了润润的,就重新贴了。”活动一开始我也看见他们先在信封的两边剪了两个孔,然后用对称的方法剪出动物的耳朵,由于在班级平时的活动中学习过对称剪纸,所以对于对称剪耳朵没有问题。难点是把开口处留出,在另一不开口的边贴耳朵。只见润润拿起信封看看两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耳朵贴在了封口处,我满意地点点头。而浩浩呢,他平时就是一个比较粗心的孩子,这次他剪好了耳朵后,看也没看,就直接往信封上一贴,拿起来想试着套手上,发现耳朵是朝下的,“老师,我的信封反了。”浩浩马上对着我说。我说:“那你想想看哪里做错了。”他看了看李祉润的,再看看自己的,“哦,我贴反了。”说完,就小心地撕下耳朵重新贴好,我笑眯眯地走了。

分析反思:

在评价时,我们先要解决出现的问题,然后再一起欣赏幼儿作品,肯定作品的优点。而对于幼儿来说,欣赏自己的作品不仅仅是在“看”和“讲述”,而更多应该放在“玩”上。所以在本次制作信封玩偶活动结束后,我们让孩子们来了一场“信封玩偶秀”,一起玩起来,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热情,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就感,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意识。同时,通过独立制作,孩子们体验到了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快乐,这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需要老师为他们打开自主创造的大门,所以教师就要充分创造有利的条件,正确地引领我们的孩子自主创作,培养积极主动的自主创作意识。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7035092号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