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智慧教育云平台

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

>学校首页>教育督导>督导评估>内容详情

江阴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4-21 18:00 发布单位: 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 浏览量: 5687 【公开】

咬定青山不放松,承前启后谋发展

——江阴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江阴市陆桥实验小学

2013年以来,我校按照市教育局的部署,结合本校实际,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在建设学校养根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学校可持续发展之路,倾心打造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和温馨家园。现将四年来我校的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我们陆桥实验小学位于闻名全国的华西村之南,创建于1907年,至今已有一百十年办学历史。一直以来,学校用前瞻的眼光、科学的方法和务实的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内涵逐步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办学成果显著。

学校占地面积52292平方米,原有建筑面积17343平方米,绿化面积15900平方米,活动面积22300平方米,现有50个普通教学班,2242名学生,其中新市民子女有1361人,约占总人数的61%。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培育了无数的农家子弟,为家乡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校形成了“爱国、勤奋、励志、图强”的校风,“严谨、细致、扎实、 灵活”的教风和“文明、勤学、活泼、守纪”的学风,成为一所设施齐全、品位较高、顺应现代化教育需要的新型农村学校。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1904年开办私塾,1907年,随着“废科举、兴学堂”运动,成立“孙氏私立养根小学堂”,当时有2个班级,3名老师,42名学生。“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学校创始人孙幼文老先生深谙养之必要,根之重要,认为教育应该“涵养根基”,故把学校命名为“孙氏私立养根小学堂”,这与现在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

“养根”,正是我们学校百年的文化、精神传承,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于是,我们从现实出发,一步步思索,解读养根涵义,挖掘养根内涵:对学校来说,养根是小学教育的根本所在,是陆桥实小的历史、文化传承,养根教育,即为养学校文化之根;对学生来说,养根的深刻内涵是培育人才,为人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根教育,亦为养学生成长之根;对教师来讲,养根的根本任务是教师教书育人,落实素质教育,教育者应遵循教育之道,尊重人生长之道,做到“能顺人之天,以致其性”,养根教育,还应理解为养教师发展之根。

在此基础上,学校传承养根文脉,以养根文化为红线,综合阅读书香文化、写字特色文化和专题活动文化等要素,精心设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主动参与的文化活动,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凝聚养根人的精、气、神。我们还深度解读养根宗旨,挖掘丰富、厚重的教育资源,以校园标识、楼宇命名、小景名称、宣传标语等物化的方式,加以诠释与展示。我们一步步明晰:为实现“办一所基础扎实的学校”这一办学目标,学校以“养根”为办学理念,以“敬业乐群”为校训,秉承“团结协作、执着奉献、勤奋有为、追求卓越”的养根精神,把“健康、懂事、聪明、可爱”作为培养目标,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文化润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走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农村学校办学之路。

目前,学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规范,各项制度完备科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内涵的不断发展。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善于思考、精于管理,想大事、能做事,做实事、干成事。教师队伍中,学校拥有130名教师,其中公办教师95名(其中有3名内退教师),约占73%,合同教师3名,编外教师2名,临时聘用人员30名。94名专任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92名,约占98%,本科以上学历教师68名,约占72%,还有1名教育硕士在读;中小学一级教师67名,约占71%,中小学高级教师7名,约占7%;市级以上名特优教师有31名,约占33%,这在农村同类学校中占比较多;但45周岁以上教师多达44名,人均年龄约为42.2岁,未来五年内有18名教师面临退休,教师队伍呈现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的状态。

我校致力于建设写字教育特色文化,用写字教育来深化、延伸书香校园、活力校园的建设,让写字教育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学校也相继被评为江阴市文明单位、江阴市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示范学校、江阴市阳光体育先进学校、江阴市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学校、江阴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阴市优秀学校“彩虹课堂”、无锡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书法(写字)教育先进学校,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实验小学、“青爱小屋”实验学校、“积极心理”幸福园丁实践学校。

2012年4月,我校接受了江阴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综合督导,督导组就校舍安全整改等方面向华士镇人民政府提出建议。四年来,我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红苗分部扩建652平方米教学楼,新建塑胶操场;我校教学楼扩建工程于2016年列入华士镇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现已全面启动建设。

步入“十二五”,学校如何发展、向哪发展?在建设学校养根文化的基础上,学校继续走内涵再提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以《陆桥实验小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为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承前启后谋发展。

  

一、建设有品味的学校文化,塑造“养根”校园之形

四年来,我们一方面不断传承百年历程的养根文化,一方面积极注入现代教育的办学内涵,努力将陆桥实验小学打造成一所有深厚的文化传承,浓郁的人文气息的校园。

1、丰富制度文化,管理效度不断凸显

我们历来重视学校的制度建设,通过建构制度文化,促进学校持续向上发展。

——调整内设行政分工

按照《江阴市中小学内设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管理暂行办法》,我们设立办公室、教导处、德育处、教科室、总务处、安监办等6个处室,逐步进行新老更替,充实、配强各处室力量。依据“一人多岗,人尽其才”的原则,我们对原有行政分工进行合理调整,明确岗位分工与责任,减少事务交叉与重复,务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强化岗位责任性,提升行政执行力。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我校在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几年的思考、实践,我们逐步制订、完善了学校内部岗位制度和各项目标要求,编印了《养根现代管理制度手册》,且做到人手一本,严格执行,从而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凸显管理效度力度。

——积极推进民主管理

我校十分重视民主管理,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措施和运行机制,民主管理工作公开透明,渠道畅通,多举并行。

我们推进校务公开,增强领导和师生民主管理学校的意识,凝聚教师的人心,促进全校师生的主人翁姿态,关心学校,支持学校,管理学校。学校领导每年向全体教师进行述职,接受民主评议。我们建立学校议事制度,在教师进出、物品采购、评先评优等大事上,进行集体决策,推进校务公开,加强行风建设。我们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学校发展大计。在教代会前,广泛征集提案和教师意见,所有提案做到件件有落实、有答复,真正做到了让教师知情、参政、议事、监督。同时,学校积极引入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作用。

2、丰厚环境文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四年来,学校抓好硬件建设,不断加大投入,调整教学用房,更新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

陆小本部养根书苑、养根种植园相继完工、投入使用、完善设施,新建使用体育器材室、比特实验室、录播教室,建设各幢楼的楼道文化;利用暑期工程铺设下水管道,安装消防设施,更换铝合金窗、自动卷帘门,增添课桌椅、班班通设备,装饰楼层外墙,新建变压器,改造内部线路、中央水泥大道。学校还加大信息化投入,2016年下半年,学校添置了135台笔记本电脑,做到教师人手一台;每个教室配备了电子白板,安装畅言教学系统,特别是2017年初,学校申报了无锡市第二批“智慧课堂”项目试点学校,本学期初,学校与科大讯飞公司达成智慧课堂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配备1台微云服务器、1套智慧课堂云平台、1套全过程评价云平台、6台教师用平板电脑、50台学生智能终端、1辆移动充电车,目前已经进入实验阶段。

红苗分部扩建教学楼,新建塑胶操场,完成食堂、厕所改造工程,操场完成基础工程。

3、丰盈特色文化,学校品牌不断彰显

一直以来,学校致力于建设写字特色文化,用写字教育来深化、延伸书香校园、活力校园的建设,让写字教育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精心培育书法骨干,关注梯队建设,保障特色实施。

张燕写字教育工作室承担着学校特色发展项目,工作室原有教师10名,近年又陆续增添了陆宇慧、赵婷2名书法教育骨干教师,壮大书法教育队伍力量。领头雁张燕老师参加了书法教育硕士进修,陆姿霞老师推荐参加了江阴市书法教师培训。现在,我校写字工作队伍不断壮大,自主研修氛围浓烈,常常利用晚上的时间自主研修,切磋技艺。

——精致日常写字管理,紧抓练字工程,保障成果展现

我校充分发挥写字教育育德、启智、养性等功能,高奏写字教育之歌,掀起写字教育热潮,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品德等。

我们坚持“从普及中提高”的原则,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学校设有书法小课,校本书法课及书法社团活动。每天二十分钟的硬笔书法小课,全校统一使用苏教版教材配套的硬笔习字册,主要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一到二年级练习铅笔字,三年级学生进入过渡阶段,上学期继续练习铅笔,从下学期起,每个孩子便开始进行钢笔字练习。这样的书法小课,有专门时间,有专人指导,有专门教材,保障了每个孩子能静下心来练习,于是,孩子们的书写也从稚嫩到成熟,从写规范到写漂亮,他们在品尝到进步的同时,更增添了练好书法的信心。校本书法课一般都由张燕写字工作组的老师担任课务;周二一个小时的社团活动则外请校外的专家指导,培养书法特长生。校内一批批学生脱颖而出,他们不仅练好字,更娴熟地书写作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前年,学校还评出了小书法家,把他们的书法作品集结起来,制作展板。

我们还特别重视写字双姿习惯的培养,引导每一位学生:握笔该有好姿势,“两点”“一线”不能忘;坐姿做到三个“一”,一尺一拳和一寸。我们深知,良好的双姿习惯越早抓越好,因此,每个学年,我们都要组织一次对低年级学生写字双姿的专项训练和过关验收。

四年来,我们全体师生在学校写字教育特色建设上倾心尽力,精打细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就参加省书法考级活动一项,我校共报3843人次参加考试,合格率高达96%以上,几年来,八、九、十高级等级证书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合格率均有上升态势,目前,我校取得江苏省书法等级考试八级证书的有169人,九级的有38人,达到最高级十级的有3名学生。一幅幅倾注老师和学生心血的作品经过精心装裱送往各地进行展览评奖,各级各类的书法展示赛,当堂写字竞赛,我校师生屡屡夺冠……

二、开展有品致的常规管理,彰显“养根”校园之韵

学校管理高处是文化,深处是制度,精处是过程。几年来,我们创新养根课程,践行“三三”课堂,扎实常规管理,彰显“养根”校园的神韵。

(一)创新发展养根课程,我们在努力

建设扎实、生动的课程是每一所学校发展之动力。我校以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为导向,构建与育人目标相一致的学校课程结构。学校设立以基础核心课程、特色拓展课程、主题探究课程为轴心的立体课程,让学生开阔视野见识,拓宽知识领域,满足兴趣爱好,体现成长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合作创新意识,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我校全面贯彻省教育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确保国家课程有效实施,同时又从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角度出发,把生动、有趣、快乐和自由还给儿童,建构儿童多彩的课程。学校构建以“养根”为总体目标的四大根系,培养学生品德之根,智慧之根、健康之根、个性之根。我们通过开设基础性、拓展性、探究性课程,着力研究微型小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校园成为学生的精彩天地和幸福摇篮,让学生丰盈学养。

1、微型课程:安全、班队、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诵读等微课程走进课堂。一为阅读微课程:经典的古诗文、国学经典、儿童诗、现代诗纳入课程,每学期背诵古诗20首、儿童诗或现代诗10首。二为入学课程:为消除一年级新生的入学畏学、恐惧心理,缓解畏学情绪,研究儿童课程和入学规则,物色专门的绘本读物,列出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数学绘本、语文绘本读物,认真酝酿制定入学课程。

2、项目课程:学校关注不同学生的生命体验,开设项目课程。每一项目都有人专业领衔。书法特色团队热衷于培育传统精华,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书法考级、书法专题活动、最美试卷展示活动等都体现了硬笔书法这一项目课程的特色。学校启动了比特实验室,把物联网+STEAM这种文理兼容的创新教育模式融入其中,提供孩子放飞梦想的舞台。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把礼的教育晨会列入课程,我们充分利用每周五的10分钟晨会,把“八礼四仪”的内容纳入礼的教育,培养学生“敬己、敬物、敬人、敬业”的素养。迄今为止,我们研究了一年级学生开笔礼、三年级学生成长礼、六年级学生的毕业礼,通过教、助、领、练、促等手段,使学生在礼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

3、社团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兼顾学生不同的需求,最大限度丰富孩子的视野,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我们充分运用好学校现有师资力量,建立社团俱乐部,采取走班、串班学习。每周二下午2:303:30之间的一小时是学生的主动发展日,学生根据学校开设社团活动的菜单,进行自主选择,参加相应的活动小组。学校成立了养根锡剧班、养根竖笛乐团、养根太极队、养根书法班、养根文学社、养根记者团、养根足球队、养根拉丁舞、养根围棋等几十个特色社团,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宽阔的平台。

如养根小锡班于2013年组建,全体学员学习地方锡剧,弘扬传统文化,每年均在校社团汇演、天华社区广场演出、艺术节、参加各级票友比赛、江阴市小锡班展演中一展风采。20161228日,养根小锡班的节目《我们是小小传承人》代表江阴之最参加了无锡市校园艺术节展演。小锡班上王宇烽、龚思娴等同学获得骄人成绩,不仅获得“小芙蓉花奖”、“优秀表演奖”,还受邀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快乐戏园”、“过把瘾”节目组在江阴的录制。

4、节日课程:节日和仪式,对学生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团队合作、责任分担的好途径。学校形成固化的节日教育——艺术活动月、志愿者服务月、心理健康月、传统文化月、主题活动月、尊长礼仪月、民族精神月、科技活动月、阳光体育月,每个月都有节日,每个节日都有活动的主题,每个主题都有众多学生参与,每一次的参与都加以记载。校园节日,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活动课程。

5、实践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考察”“探究”“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解决问题、体验感受生活。我们以记者站、文学社、广播室、电视台、种植园、分发处等为主体,让学生进行校内实践;我们还向社区延伸,逐步形成十大实践基地:鹏程农业高科技示范区、华西派出所110接警中心、环保污水处理厂、天华博物馆、江抗纪念馆、炎黄事迹陈列馆、爱康工业园、华士传澄袜子博物馆、华士主题公园、华西之路展览馆。这些实践活动的召开,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交往协作、观察分析能力,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年来,学校养根鼓号队参加“向上向善鼓号大赛”,获得江阴市金号奖、最佳风尚奖。养根舞蹈队参加江阴市“小百灵”文艺汇演,四年来都获得江阴市一等奖,无锡市银奖或铜奖的佳绩。养根田径队每年参加市田径运动会,成绩名列前茅;养根游泳队在市中小学生游泳比赛中成绩越来越好,2016年获得全市第四名的好成绩;养根足球队也在市足球联赛中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爱好美术的孩子也聚在了一起,他们在江阴市人物线描现场绘画比赛、少儿书画现场比赛、纸工制作比赛、绘本创作比赛中屡屡获奖,无锡市首届儿童创意美术大赛、青少年绘本创作大赛中,还有孩子荣获金奖的好成绩。养根英语俱乐部连续四年参加江阴市、无锡市学生英语口语电视大赛,个人赛多次获得无锡市一、二等奖的好成绩,201612月,我校还获得了小学英语表演唱团体一等奖的最高荣誉。这些成绩的获得,与学校组织进行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倾力建设养根课堂,我们在前行

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我们追求养根“三三”课堂的显性特征是“三话”“三声”“三交”。其内涵是“三话”记心间,指自己的话、真实的话、有创意的话此起彼伏,意味着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个性表达;“三声”亮课堂,指掌声、笑声、辩论声声声入耳,意味着课堂气氛其乐融融,学有所获;“三交”展特色,指交流、交锋、交融字字入心,意味着观点有碰撞,思维有火花,师生有成长。

为此,几年来,我们一步步探索、实践、成熟,通过“三给”(给学生一个目标,给学生一种氛围,给学生一个舞台)“三简”(目标简约,过程简化,评价简练)“三有”(有实效,有品位,有品质)“六关注”(关注学习主体、关注学习兴趣、关注学习内容、关注学习方式、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经历)等途径,打造“三话、三声、三交”的养根活力课堂样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方式要转变,学习负担要卸下,学习资源要扩充。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勤于学习实践,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善于合作。

1、更新教学理念

1)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把舞台腾出来让给学生,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

2)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发生转换。不再是单一的插秧式组织模式,四十多个学生端坐在教室,屏息凝视听从教师的教诲。小组合作、答疑争辩等都被引进了课堂。

2、转换学习方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通过研究学生的学情(知识储备、能力达标、心理准备、学习需求),探索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质疑、理答、评价、对话等充斥课堂,养根种植、校外实践也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3、优化学习活动

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情,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倾听习惯培养坚持不懈,表达习惯培养尽心尽力,主动提问意识重在落实,合作学习有效运用。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首先,语、数、英各学科都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究养根“三三”课堂样态,作出了一些调整:教学设计大步变革、教师课堂角色进行重构、课堂时间有效调配、课堂学习方式加以变革、课堂教学评价实行变革,并依托行政听评课、专题研讨等途径诊断教师课堂,研究养根新样态。

随后,各教师制定课堂改进计划,从现状分析、革新目标到改进措施,到预期效果,教师对自我的课堂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接着,我们依据养根“三三”课堂理念,参照江阴市“三力”课堂评价标准,修订了陆桥实验小学养根“三三”课堂评价标准。

然后,通过行政听评课、骨干示范课、常规课堂调研、青年教师练兵课等环节检验教师课堂标准的实施是否达成目标。

今年,我校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各学科大组、各教研组制定学科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养根教师制定五年职业成长规划。

几年来,我们还卓有成效地进行了集体备课的研修活动。两周一次,基于课堂专业素养的交流,由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备课组内教师分工合作,深入研读教材,把握重难点,选择教学法,集体预设课堂,组织问课、辨课、观课等环节的活动,一月一小主题,与听评课专题紧密联系。以语文学科为例,教导处分别围绕“朗读、识字、习惯”“积累、感悟、读写”“聚焦重点、突破难点”等专题,围绕“课外阅读”“读写结合”“随文识字”“口语交际”等课型进行研究,较好地提升了拓展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素养。

总之,我们围绕养根建设“三三”课堂,创新研修形式,从讲座培训到讨论交流,从主题研究到互相答疑,从听课、说课到观课、议课,全体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交流中碰撞,在研修中提高。

(三)扎实进行常规管理,我们在进步

在学校常规管理上,我们着眼质量,关注细节,促进了学校工作的扎实推进。

1、保障后勤服务。我校教职员工树立良好的后勤服务意识,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教学办公用品专人负责,发放到位;各项活动提供优质服务,有序开展;校园维修绿化根据需要,节省开支。从而扎实稳妥地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进程。

2、完善食堂管理。我们始终把食堂卫生安全放在首位,从进货、加工、验收层层把好食品的卫生质量关。同时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牢固树立人人为教学服务,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几年来,食堂就餐秩序及各项运作程序井井有条,赢得师生的赞誉。

3、紧抓安全教育:学校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教师宣讲安全知识,组织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活动,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我校经常性进行学生特异体质、特殊家庭情况调查,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更换更新消防器材,认真细致做好安全工作,特别是学生安全委员工作机制,得到了江阴市教育局安监科的认可与推广。可以说,在陆桥实小,安全之弦一直绷紧,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三、开展有品质的育生活动,建造“养根”校园之场

我们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努力实践规范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阵地育人的德育途径,培养每一个养根学子成为“健康、懂事、聪明、可爱”的人。我们还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扎实开展“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

1、德育活动,倾听孩子拔节的声音

我校贯彻“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运用评价杠杆,用好德育阵地。教职员工齐抓共管,特别发挥班队小助手、小干部与校园小监督员、小志愿者等骨干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文明道德一喊到底、一抓到位、一鼓成风。

我们重新修订《陆桥实验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专项整治活动卓有成效

德育处周周有专项要求,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主任晨会等教育途径对学生提出了“规范有序”、“文明礼貌”、“安静用餐”等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行规要求,通过要求——检查——反馈——再要求——再改进这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整治模式,通过所有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养成教育小有成效。

——摘星评比活动持之以恒

我们通过开展“摘星行动”“模范班级”评比活动,促使良好的班风、校风的形成。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强调“做事先做人”的理念,做人标准专为孩子们设计,涉及德、智、体、审美、劳动、合作、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让孩子们努力一把就够得着。学校推行领导、教师值周、值日,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制度,对各班的卫生、用餐、两操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优化考核办法,每周进行小结,颁发流动红旗(实行点名表扬、通报制度),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

——主题中队活动蓬勃开展

我校不仅注重养成教育,还注重通过开展中队主题活动滋养孩子心灵,发展孩子个性,培养孩子能力。每学期,各班围绕德育活动“关键词”开展中队主题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显著。中队活动的蓬勃开展,将时代精神内涵扎根学生心灵,学生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感恩的可贵,安全的重要,禁毒的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等,从而让每一个养根学子争做“健康、懂事、聪明、可爱”的人。每年优秀中队活动还在华士片内展示,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2、特色活动,绘就孩子灿烂的童年

我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绘就孩子灿烂的童年。

——建队节活动,每年推陈出新

每年,学校都要围绕建队节,出点子,想法子,推陈出新开展活动,或者重在考察队知识的掌握情况,或者重在考验队员们的行为习惯,或者重在锻炼高年级孩子对新队员的教导、帮助,通过不同方法,让孩子们深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文明、优秀的少先队员。建队节之前,孩子们还要自主参与大队委竞选活动,从而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

2016年,里约残奥会中国坐式女排银牌得主龚彬又一次和养根队员们一起过建队节。在龚彬姐姐的引领下,一批批优秀的队员茁壮成长。

红苗分部则聘请了退休的吕锡惠老师为校外辅导员,让她参加建队节活动,平时,吕老师还通过讲故事、作讲座等专题活动提升队员们的核心素养。

——讲故事活动,享受成功喜悦

故事育人也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校园里有一大批小小故事家通过讲故事,传播着美好的正能量,享受着成功的愉悦感。金佳豪参加江浙沪故事展演获最佳故事奖,费琳娜获无锡市“双有”故事大赛银奖,费梦佳、朱赵菁、王宇烽、胡玲玲等获江阴市一等奖。

——心育活动,关爱学生成长

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我们通过开展心育活动,把微笑、理解、包容、阳光等播撒在校园,播撒在学生心中。每周一节晨会课上,老师对学生进行专题的健康教育;自今年起,每班设立心育委员,使之成为“架起心桥的使者”,发现同学中的异常心理情况,配合老师帮助引导同学,更好走出困境。作为“青爱小屋”实验学校,我们努力发挥参加“积极心理幸福教育”培训老师、心理咨询师的辐射、引领作用,让大家以积极的心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一所农村普通学校,我们还容纳所有的学生,面对一些特殊学生,我们不但没有拒绝,反而以包容的心态,创设良好氛围,帮助引导他们。比如二年级刘某、王某,四年级徐某,五年级陆某等都是极为特殊的孩子,但他们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生活,为此,老师们肩负责任,付出了很多。

3、阅读活动,奠定孩子精神的根基

学校积极营造书香环境,班级自主墙设立读书专栏,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进行漂流阅读,让学生的成长与好书相伴。

我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用多种形式的比赛来检验读书成果。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讲故事比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故事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为学生成长搭建舞台。我们先后组织师生参加江阴市“望江杯”读书知识竞赛,“张国荣眼镜杯”创新作文大赛,师生经典诵读比赛,网络读书知识竞赛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在比赛中启迪智慧,锻炼才干。

我们坚持不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课前2分钟进行诵读,诵读的内容有计划,有规定,避免了单调与重复。学生在诵读中涵养根基,奠基生命。

4、家校活动,共筑孩子成长的梦想

学校精心筹建“养根家长学校”,活动形式多样活动丰富。我们先后邀请了教育心理专家刘锁志、张春明老师来到学校,为全校一千多名家长作开发孩子潜能的专题讲座,反响空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姚红梅、李昌林也受邀来我校为家长进行培训辅导。学校校长室牵头,德育处全面落实,先后开展了以贡召九、朱婷霞、程雪英、龚明玉、陆乐和沈烨老师等养根讲师团成员进行的各种家长学校活动。2016年11月,徐霏老师参加江阴市家庭教育说课比赛、上课比赛均获一等奖,她也成为学校养根讲师团的新鲜血液,和其他成员一起为办和谐幸福满意教育尽心尽力。养根家长学校还聘请了一批热心于学校教育、能力强素质高的家长组建了家校委员会,每年评选出一批校级优秀家长,费思羽家长、宋雨恒家长、蒋颖家长还被评选为江阴市优秀家长。

德育活动、特色活动等的开展,让一大批优秀队员脱颖而出,张梦涵、陆羽娇等获江苏省四好少年,费琳娜、解华悦等获无锡市追梦好少年,肖可苗、张欣瑶等获江阴市追梦好少年的荣誉称号。

四、打造有品行的教师队伍,奠定“养根”校园之魂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都归结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成长的问题。于是,我们着眼于人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梯队,分级培训,充分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环境

我们研究教师成长的规律,从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环境入手,采用分类分级培训,充分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环境,避免教师“被培训”。

——基层管理团队培训

学期初、学期中期、学期结束,我们都召开基层管理小组培训会。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期初目标任务书定向、期中工作交流指导、期末工作总结反思,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指导,让团队有高度统一的目标,有过硬的领头雁。我们还营造积极向上的组际文化,激励各团队比氛围,比热情,比干劲,赶超先进。

——中层干部例会培训

中层管理人员实施例会制:每周有固定的培训时间,或工作经验交流、或观点的碰撞,或活动的反思,在交流和切磋的过程中促使各部门各尽职能,各尽其才,专于做事,铸造管理团队之魂。

——活力教师专业培训

我们努力让教师向往这样的自己: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决不替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让笑声、掌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2015年暑假,我校10位教师参加了《积极心理幸福教育》培训,回校后,老师们把这股风吹向校园,探索着以积极的心态,积极心理学理论来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推进积极心理幸福教育项目在我校的开展;程雪英、王珂老师获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证,她们正引领老师们进一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努力让学生发展健康心理,完善健全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张燕老师则进一步提升自我,参加南京大学硕士进修。

2、因校制宜,创新机制,积极营造专业成长的崭新磁场

为切实防止教师的职业倦怠,我们在研修的内容上下功夫,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化研修活动。

——涵养师德,鼎新教师形象

围绕“遵从师德底线,做养根最美教师”这个大专题,通过外出体验、听讲座、自查报告、签订承诺书、教育教学故事分享、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方式砥砺教师的师德,鼎新教师的形象。“爱生、敬业、奉献”巾帼建功主题演讲会,“争当养根最美教师,我们在行动”主题演讲活动等深受好评。

我们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尤其努力培养青年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四年来,大批德育骨干成长迅速,费凯、龚苗、刘演宾、沈烨、陆乐等班主任所带班级都被评为江阴市优秀班集体;程雪英所带中队被评无锡市魅力中队;薛玉华所带中队被评为江阴市魅力中队;陆乐、赵婷所带中队被评为江阴市英雄中队。

——价值引领,放大榜样作用

每一学期,各学科分管领导、骨干教师,结合自己的个性研究专题作主题讲座,探索养根文化背景下的德育研究、积极幸福心理、课堂教学等,这是基于教师岗位实践的体验交流和成果展示。同时,根据教师需求,充分运用市内外的名师资源,聘请心理专家、团队领导力培训专家等来校作专题培训。如德育名师何小平老师带来专题讲座——《当一个具有设计感的魅力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姚红梅老师指导教师《我的情绪我做主》,维佳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培训师团队引领全校教师参加“点燃激情,共筑教育梦”团队体验式培训,常州市华罗庚实验学校毛海鹰老师则倾情演绎《为孩子打造一个精神文化的家园》,他们带来了学者的魅力、学术的感化、大家的风范,让老师们深受启发,向榜样学习。

3、搭建舞台,锤炼技艺,努力创设教师成长的自信源泉

几年来,我校师德建设上着眼“人道、人和、人品”,师能培育上立足“课改、课堂、课题”,我们更通过搭建舞台,让教师锤炼技艺,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找寻他们的自信源泉。

——梯队锤炼有成效

学校根据教师扎根的不同,关注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引领教师在自身成长中找到坐标,燃起自主发展的激情,得到成长的激励,从而实现:

新教师更快“合格”——通过“同伴互助”、“师徒结对”形式,让新教师以最快的速度跟上团队的步伐,缩短教育教学实践的“磨合期”。

青年教师不断“升格”——学校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以学习促提高,以培训促奖励,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骨干教师形成“风格”——进一步推进名优教师的打造,以频繁外出学习,频繁磨课次数,频繁教学锤炼等形式,使学校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现。

于是,每一位教师深扎根,渐成长,梯队锤炼渐有成效。

——外出培训长见识

我们不断推送青年教师到市外、省外听名家讲坛、优质课堂,增长见识。为此确立以下理念,采取以下策略:逢课必派送,人人有机会,外出是福利。学科教师分期分批参加外出听课、培训活动。外出听课培训的骨干教师回校必向学科组教师汇报,展示课堂、移植课堂。例如,我们组织班主任团队赴常州金坛华罗庚实验小学、苏州木渎小学参观主题培训,班主任看后大有收获;我们深入开展无锡市“六校联动”课堂研讨活动,与无锡华庄中心小学,旺庄、柏庄、查桥实验小学,宜兴高塍实验小学联合起来,共研课堂,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课堂相继得到展示,得到活动现场各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的一致首肯。我们始终坚持睢宁支教对口学校一学期一次的课堂交流活动,送课送讲座送设备,一方面增强了跨市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传经送宝,提高对口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以此为机会,锤炼养根教师的教学技能。

——竞技台上显身手

我校通过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考核激励等手段,不断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围绕课堂教学大比武、基本功比赛、教师技能大赛等,我们给足中青年教师活跃的舞台,分年级段组织40周岁以下的教师开展参加比赛,在现场板书设计大赛、3分钟即兴演讲等项目的比拼中验证教师基本功锤炼的成效,发现苗子,在语文、数学、品德、微型课比赛等项目中,一大批青年教师得到锤炼。

几年来,我校优秀老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王红娟、薛玉华、沈烨、王丽君、朱婷霞等老师参加市级比赛,获得二三等奖的成绩,而费丽萍、徐妙、陆乐、陆宇慧、王晓燕、王迎晖、夏锋等老师参加市级比赛则获得了一等奖的佳绩;江阴市“青爱杯”心理教育优质课比赛开展以来,我校龚明玉、沈烨、朱婷霞老师连续三届取得一等奖的骄人成绩;费丽萍老师还参加沿江六市一县的赛课活动,获一等奖。

我校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无锡市、江阴市教学、班主任能手、新秀等的评选活动。四年中,共有14名教师获得江阴市新秀以上的荣誉,其中宋春娣老师被评为无锡市学科带头人,华红叶、赵红娟、王华、徐妙老师获得江阴市学科带头人的荣誉,王莲娟老师被评为江阴市教学能手,陆宇慧、朱婷霞老师分别被评为无锡市教学新秀和班主任新秀。

4、不断反思,有效研究,不断拓宽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之路

思想是草,践行是根。几年来,我们把握“专业引领、理论积淀、课堂锤炼,活动提升、评比激励”等有效举措,在教育科研之路上越走越远。

——科研内容着眼以人为本

“贴近地面行走,不在云端跳舞。”教育科研引导教师做有效的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年来,“十二五”省级课题《农村学困儿童的幸福成长研究》从规划立项、到中期研究、到准备结题,都着眼于以人为本,重在解码学习困难秘密,创造幸福学习环境,培养良好学习能力,促进儿童幸福成长。于是,无论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还是暂时困难的孩子,他们都在校园中快乐地成长。

——管理机制体现以人为本

结合学校的老年教师越来越大,研究能力却颇为困难,学校分层要求,建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促使学校从教师自身实际出发,不断提升教师课题研究的思考力、行动力。

日常反思——全员参与,提升教师思考力

学校统一要求,每位教师均要针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寻找规律,明辨得失,生成智慧。于是,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的书写,让科研走向平民化,提升了老师们的科研思考力。

课题研究——骨干参与,激发教师成长力

结合省课题,学校行政、班组长、骨干教师参与其中,或演变为个人专项课题,或进行子课题研究,或开展校级课题研究,同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形成“理论——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模式,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成长力。四年来,费丽萍、龚明月、王爱军、王丽君老师先后参与江阴市教师专项课题研究并成功结题,薛玉华老师目前也已成功申报,正走在专项课题研究的路上。赵红娟、陆宇慧老师则成功申报了无锡市教师教研专项课题研究并已结题。

读书交流——主动参与,刷新教师生命力

每一年,学校教科室和工会联合起来,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认真阅读“积极心理”、“幸福教育”、“学困辅导”等相关专著,通过阅读,老师们能及时了解教育理论,借鉴优秀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针对书中的一两点理念,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开展评优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主动性,随后的读书交流活动也就水到渠成。这样的活动开展,可以让书香浸染教师的生命,把阅读当成教师的生活方式与职业需求,课题研究也就有的放矢。

四年来,教师积极参加江阴市教研室、无锡市陶研会、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共有74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王文相、徐国希、赵红娟、宋春娣、王华、王虹、陆宇慧、费凯老师的12篇论文还在各种杂志上进行了发表。教师的发展,反过来助推了学校的发展。

  

“教育要脚踏实地,更需要仰望星空。”如今的陆小,面对主体教学楼全部翻新的大工程,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为此,我们要作出新的思考,付出新的行动,实现新的梦想。以后,新学校要围绕“新理念、新课程、新课堂、新德育、新教师、新管理、新工具、新评价”的目标,打造崭新校园、智慧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

1、延续“养根”之“脉”,高品味设计学校未来方向

学校要继续高举养根文化旗帜,面向未来,面向国际,以“国际理解”“世界眼光”来进行规划、设计,使之适应未来生活,引领未来发展。

以树之外形打造校园环境文化;

以树之内涵建设校园精神文化;

以树之力量建设校园特色文化。

2、突破“养根”之“魂”,新目标探索教师发展途径

未来,我校教师将继续传承养根精神,将理论积淀与实践磨砺相结合,将鼓励冒尖与动态鞭策相结合,不断激励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讲形象以养朝气;勤学习以养才气;谈合作以养大气。

3、探寻“养根”之“骨”,多角度服务学生成长生活

学校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让学生做“尚美”的养根学子,让学生做“乐学”的养根学子,让学生做“会玩”的养根学子。

我们还将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准,有序调整家长学校的授课内容,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活动,引导家庭素养向内涵发展。

4、激活“养根”之“血”,大视野推进课程课堂改革

未来,我们不仅将持续进行课堂教学研究,还将顺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引进智慧教室,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智慧课堂。

目标之一:教学充满情趣、基于问题、平等对话。

目标之二:课堂规范有序、简约高效、富有个性。

目标之三:课程跨界设计、融合学习、创新发展。

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特色化、德育活动课程化、安全课程科研化的实施策略,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真正让课程为学生服务。

 

回首过去,岁月峥嵘。我们陆桥实小养学校文化之根,养教师发展之根,养学生成长之根,并用心血、智慧、汗水培植它、浇灌它,让它成长、让它开花、让它结果。相信,美丽的养根校园、智慧的养根教师、快乐的养根学子一定能自强不息,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期待,在各位领导、专家的帮助引领下,总结办学的成绩和经验,找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真心诚意请教各位领导和专家,为学校的新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献计献策。

江阴市学校素质教育督导报告.doc



已经是第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7035092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