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璜塘实验小学

教育科研前沿信息

我的课程:内涵、价值与实践表达

发布时间:2020-05-21 09:28 栏目:科研成果 发布单位:江阴市璜塘实验小学 点击量:9311 【公开】

摘  要:“我的课程”为学而设,为儿童而创,是教师与儿童共同创享的一种“有趣、好玩、有色彩”的学校课程新样态。课程形态具体指向“五化”: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活动课程化、特色课程系列化、教师课程个性化、学生课程多样化。为每一个儿童设计适切、多样、可选择的课程,让每一个“我”都能在课程创享中自由舒展,是“我的课程”的价值诉求与研究旨归。

    关键词:课程;我的课程;课程创享;课程形态

我校始建于1906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健博”是校训,也是学校的文化标识。近几年,学校遵循“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基于“健博”校训,致力于“健博”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但是纵观已有课程,较多的是零碎开发,课程样态比较单一,课程品质亟待改善。学校课程建设愈来愈受到重视,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这所农村小学该如何在课程变革的浪潮中快乐诗意地行走?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能否打开“健博”教育的另一扇窗,给农村儿童提供更适合的、更多样的课程?赋予我们这所普通农村小学新的使命。

基于此,我们在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核心素养的新时代背景下,提出并践行“我的课程:一所农村小学课程创享叙事研究”这一课题。“我的课程”,是指向儿童的,满足农村儿童的发展需求;是基于校本的,是具有校本特质的学校课程样态变革;是基于“我”的,每一个“我”都能在课程建设中获得美好的生命历程和多元体验。

一、“我的课程”内涵诠释

“课程”一词,早在我国宋代朱熹的《朱子全书·论学》中就有出现,“宽著期限,紧著课程”,这里的课程意指功课及其进程。而西方的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本意为跑道,后来斯宾塞把课程引申为学习的进程。古往今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在碰撞、交融中变迁、发展,仅课程的定义,就有百种之多,没有定论,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我的课程,是位于苏南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中心区域的“我校”的课程,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课程,特指基于儿童视角和发展需求,具有校本特质的多样、适切、可选择的学校课程新样态,包括我的课堂、我的活动、我的社团、我的农乐苑、我的班级生活等课程形态的创新优化,是一种文化建构与创生层次的学校课程变革。这里的“我”,不仅是作为学生的“儿童”,也是作为教师的“成人”,这是具有二元融合特性的我。走向“成人”“儿童”视域融合的课程观,是我的课程观内涵的支撑。

1.我的课程,让“儿童”站在课程中央

“我的课程”是指向“人”的,满足“人”的发展要求;是指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满足学生个性化的生长需求;是指向“儿童”的,儿童站在课程中央,强调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即儿童内心深处的感受与表达。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需基于儿童的成长需求,关注儿童的课程体验,为每一个儿童设计适切多样的课程。同时,儿童也是课程的主体,是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评价者。

2.我的课程,“我”在课程中自由舒展

我的课程从“我”出发,我需求,我参与,我行动,我创享,“我”在课程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实现自己。我的课程是为了“我”,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适合“我”的需求,满足“我”的发展;是“我”要做,“我”有这个意愿,听从的是自己内心的声音;是提升“我”,“我”在课程中实现全面成长;是“我”能做的,这个课程是可行的,自己是能够做下去的。课程为学而设,为儿童而创,“我”在课程中自由舒展,丰富成长的体验,创享成长的快乐,成为更好的自己。

3.我的课程,“创享”健康丰富的校园生活

创享,在创设中分享、在创生中共享、在创造中畅享。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让师生创享健康丰富的校园生活”是学校的办学愿景。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宗旨是课程建设的原点,“我的课程”,是师生共同创享的课程,在课程不断创生、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畅享健康丰富的校园生活,共同获得美好而有价值的生命历程。在这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儿童生活经验、体验感受、思维能力等的关注与调整,师生的认识、追求以及行动样子将呈现出一种创享的姿态。课程丰富多彩,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师生共同发现自己并成为更好的自己,课程呈现的是“创享”的结果样态。

二、“我的课程”价值诉求

适合的教育需要适合的课程,儿童个性化发展需要多样化的课程。我们不断地追问: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达成这一培养目标?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农村儿童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如此追问,是我们基于“我的课程”的一种思考,一种构想,一种价值诉求

1.课程价值:学校课程的优化与蜕变

“我的课程”是基于儿童视角和发展需求,具有校本特质的多样、适切、可选择的学校课程形态,是一种文化建构与创生层次的学校课程变革。本课题着重研究的是微观层面的学校课程建设,如“我的课堂”的整合优化、“我的活动”课程开发、“我的农乐苑”课程建设、“我的小微课程”和“我的菜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拓展学校微观层面的课程建设研究领域,有利于发展和丰富学校微观层面的课程建设理论内涵,最终构建具有校本话语权的学校课程体系,同时可以为同类学校课程建设提供研究样例。

2.文化价值:让学校文化落地生根

学校的课程建设体现着学校的教育哲学与价值追求。我校是一所农村实验小学,“健博”是校训,也是学校的文化标识。“我的课程”,扎根“健博课堂”,深耕“健博课程”,彰显“健博文化”。本课题的研究,观照地域文化的背景特点,融入校本意蕴的核心素养,通过对现有课程进行创新优化与开发创生,不断丰富学校课程建设内涵,促进“健博文化”的深度建构。可以说,“我的课程”,让学校“健博文化”落地生根,是学校“健博文化”的重要载体。

3.育人价值:遇见更好的自己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形势新时代下,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的话语,都正在从教学转向学习,从教学深入到课程。我的课程”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关注“人”的发展需求,把儿童放在课程的中央,聚焦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通过研究,给不同儿童提供多样、适切、可选择的课程,让儿童在“我的课程”里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儿童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同时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课程观,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

三、“我的课程”实践表达

 “我的课程”通过故事叙述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获得意义理解,师生运用“讲故事”的方式,以“我”为叙事主体,叙述“我”在课程创享过程中的美好相遇,通过多维、立体、个性化的故事叙述和理性解读,探寻“我的课程”的理论建构,探索“我的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的过程,让“我的课程”走向多样,走向意义建构,走向丰富多彩。“我的课程”从“创享”出发,追求的是一种创享的姿态;又回归“创享”,呈现的是一种创享的结果样态。

1.课程样态:有趣、好玩、有色彩

“我的课程”为学而设,为儿童而创,是教师与儿童共同创生的一种“有趣、好玩、有色彩”的学校课程新样态。首先,“我的课程”是有趣好玩的课程。追求“趣”味十足,这种“趣”是玩趣、乐趣,也是智趣、情趣。“有趣好玩”的课程一定是儿童喜欢的课程,能满足儿童的个性发展需求和成长获得感;“有趣好玩”的课程也是有意思的课程,课程目标是适切的、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是丰富的、有趣味的,课程评价是多元的、有温度的。其次,“我的课程”有浓厚的“自我”色彩,做适合、适切、适性的课程,让“适合”的课程“适性”而教,张扬儿童个性,是“我的课程”走向多元化、特色化、品质化的重要路径。

“我的课程”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满足人的发展的公众希望。追求有趣、好玩、有色彩的课程是“我的课程”行进在“过程”中的“公众希望”。 教师要基于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研究并设置适切合理的课程目标;通过多维、立体、个性化的故事叙述和案例呈现,形成丰富多彩的具有校本特质的“我的课程”实践新样态。

2.课程创享:适切、多样、可选择

“我的课程”研究的出发点在于“创”,从“创”着手,对课程进行创设、创生、创造;研究的旨归在于“享”,在课程实施中分享、共享、畅享美好而有价值的生命历程。课程形态具体指向“五化”: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活动课程化、特色课程系列化、教师课程个性化、学生课程多样化。通过研究,力争“纵向成列、横向成块、面上成点”, 形成多样、适切、可选择的“我的课程”开发及实施策略,整个学校课程呈现模块化、序列性、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表1  “我的课程”形态选例一览表

课程形态

课程板块

课程简介

课程内容

国家课程校本化

我的课堂我创享

基于学生需求,基于学科特色,通过整合、拓展、创新、优化,推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我的课堂”特色课程和特色课例。

汉字的前世今生、中西合璧话西游、故事里的数学、十月老白酒、漫游童话世界、“武”动校园、锡韵流香、童眼看科幻

学校活动课程化

我的童年我做主

以课程的视阙统筹学校活动,让学校传统活动走向课程化,形成富有校本特质的系列成长课程。

我是升旗手、我的节日我做主、小鬼当家、永远的小雷锋、心中那一抹“红”、小记者上“两会”、爱心天使在行动、创想剧场、周末去当兵、理想的风筝  

特色课程系列化

我的农苑我成长

基于“我的农乐苑”,开发“小农人”实践基地;建构“小农人”系列课程;展示“小农人”成长活动。

一年级:跟着家人去菜场;

二年级:农乐苑里去郊游;

三年级:认识农器;

四年级:我的蔬菜栽培之旅;

五年级:我的农耕我做主;

六年级:叶语DIY。

教师课程个性化

我的课程我创生

基于儿童多样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教师自身爱好特长和发展需求,选择“微主题”,开发具有个性色彩的“小微课程”。

丑小鸭也有春天、我爱饭米粒、家乡方言知多少、玩转七巧板、我的“中国心”、节气里的多彩夏天、一水一世界、“豆”你玩、粽叶飘香、妙笔生画慧童心

学生课程多样化

我的社团我快乐

依托“我的社团”课程基地,为孩子“私人定制”适切的“菜单课程”,让孩子在最适切的课程里发现自己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绳彩飞扬、乐在棋中、乒羽时光、舞林小子、号声嘹亮、写好人生第一笔、墨韵飘香、航模之家、萌娃玩泥人、指尖上的智慧、玩转百变魔尺、经典润童心、给你一把金钥匙

3.课程评价:多维、可视、有温度

我的课程”始终以“儿童站在课程的中央”为价值导向,转变原有的教师单一评价,开展“学生自评、家长参评、生生互评”等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转变原有只关注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内容,到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体验等多元评价内容;转变原先评价形式的单一性,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评价形式,真正让评价有多维、可视、有温度,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1)“我的课程”评价内容

“我的课程”评价既要评价课程目标设定的适切性、合理性,评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评价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还要评价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实施能力和评价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侧重于“评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感及学习体验。

(2)“我的课程”评价形式

课程评价应指向儿童的发展,能促进儿童的发展,所以,评价过程要可视化,评价数据要客观化,评价导向应科学化。还要注意的是,评价的形式尽可能多样化、有趣味,能让学生喜欢,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如,过程性评价——《“我的课程”成长手册》;数据化评价——通过数据分析,评定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发展趋势;个性化评价——基于课程特点和学生心理,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印章、护照、通行证、达人秀、XX之星、最佳XX奖、星级评价等。

(3)“我的课程”评价主体

自我评价:你对你选择的课程主题是否感兴趣?你收集资料、信息的途径有哪些?你与其他小组成员合作得怎么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不满意?你有哪些体验与收获?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改进你的活动参与?

生生互评:你的伙伴同你们合作得愉快吗?你对伙伴的表现满意吗?你的伙伴在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怎样? 你的伙伴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你对伙伴有什么建议吗?

家长评价:你的孩子是否同你们讨论过他的课程主题?你的孩子对他所参与的课程是否感兴趣?你的孩子为这个课程项目在课外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怎样? 你带领过或者帮助过孩子一起参与课程活动吗? 从你的孩子参与这次课程活动起,你发现有什么变化?

教师评价:该生对所选课程主题的兴趣是否持久,表现怎样?该生获取信息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怎样?该生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分工?该生主动请教老师的次数多吗?该生的活动成果是否实现预定的课程目标?该生在课程活动中是否有独创性的表现?

总之,“我的课程”研究,是我校课程诗意行走的践行路径,是我校“健博教育”的最好诠释。我的课程,向着儿童出发,向着春天出发。我们期待着,每一个“我”都能在课程创享中自由舒展;我们相信,待到春光烂漫时,“我的课程”定会春意盎然花满园。


参考文献:

[1]田秋华.论教师的课程能力[J].课程 教材 教法,2013(8).

[2]徐玉珍.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J].教育研究,2008(2).

[3]王月芬,徐淀芳.学校课程计划与课程领导力的实现——基于上海的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9(2).

[4]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姚伟.儿童观及其时代性转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我的课程:一所农村小学课程创享叙事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8/02/08成果。



上一篇 : | 下一篇 :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7035092号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霞客镇璜塘环镇东路44号     联系邮箱:253761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