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课题研讨

家校共育 共促成长 ——江阴市峭岐中学“十三五”课题正式开题

发布时间:2020-12-31 15:26 栏目:课题研讨 发布单位:江阴市峭岐中学 点击量:4990 【公开】

目前,我校十三五课题经过专家集中开题论证,并且根据专家意见调整确立了课题——《苏南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本课题是江阴市峭岐中学承担、袁远校长主持的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批准号为A/B/2020/03)。

QQ图片20201231153518.jpg

城市化背景下,苏南农村初中在家长以及学生之间层次上的差别逐年拉大。苏南农村初中本地居民的素质优势明显,绝大多数家长都达到了高中及以上水平,大专、大学的比例逐年上升。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城乡接合部出现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等流动性较强的人口群体,他们大多忙于生计,使得“家庭教育”缺位现象很明显,出现了家长层面上的层次逐渐拉大的现象。同时,由于家长的层次不同,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与指导也不同,随之出现了学生层面的差距。结合地域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全面地探究家校共育问题,更有可行性、针对性、实践性、实效性。于是我们确立了《苏南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针对课题,我们在努力思考并加以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思考一:家校共育对于峭岐中学的特殊意义在哪里?

1.家庭教育需要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自己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值,但是许多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仍在使用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导致些悲剧的发生。而且峭岐中学的家长构成较为复杂,一方面是物质条件较好也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本地家长,另一方面是忙于工作、生计的外地新市民家长。家长们对于家庭教育的认识是不足的,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有与家长相比,教师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并且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和特点。同时因为教师与学生没有血缘关系,就会从教师自身职业的角度客观地对待和评价学生。因此,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当中的缺点和不足,为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2.学校发展需要

峭岐中学近年来发展脚步趋于缓慢,教育教学的质量有待提升。学校发展需要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当中,加强家校合作,不仅是学校完成对学生各项教育内容和教育任务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在教育市场当中不断发展的需要。学校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必须要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心,也需要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帮助和理解。因此,学校必须要与家长进行密切合作,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提出的意见和看法,并及时改正,积极推动学校长治久安的发展。这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提升学校办学的满意度。

3.“后疫情时代”的社会需要

2020由于新冠大爆发,中国教育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遭遇”,正因为如此才导致家长和孩子在学习上有了长时间的接触,让居家学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次疫情让家长朋友在网络上束手无措,让孩子学习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我们要打破传统观念,让新时代教育升级成家校社共育新常态。当前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家长和教师的权威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冲击。家长和教师怎样调整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互相配合发挥强大的教育功能已经变成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家校合作也变成需要迫切利用的教育方式。

思考二 苏南农村初中优势在哪里

江阴市峭岐中学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境内,面积44平方千米。沿江高速常合段和京沪高速锡澄段在峭岐交汇,形成峭岐枢纽互通,去苏锡常都比较方便,区位优势明显。这里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力发展工业,很多农耕地被征收为工业用地。峭岐镇的土地除了被征为工业用地,还被收归发展农业,几个生态园的建立也征收租用了很多土地。大多数的农民脱离了土地,开启了小区群居的模式,工作方式变为去工厂上班或是自开小工厂或是做点小生意,逐渐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居民家庭条件相对富裕。苏南农村初中不同于传统意义落后的农村,不管是物质条件还是人素质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传统意义的落后农村有着本质区别,这一区域具有典型意义。在家校共育方面,有着一定的实践基础和优势。

苏南农村初中物质条件优势表现在:学生层面贫困生人数较少,绝大多数同学的家庭条件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所以,在教育的投入上,这些家庭都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在教育的硬件条件上,网络学习也能有所保障。物质条件优势还表现在,教师层面收入较高较稳定,工资水平较高,可以达到“安居乐业”的物质水平。物质条件优势还表现在,学校层面办学条件相对不错,硬件设施等都有保障。

苏南农村初中人民素质的优势表现在:学生家长层面上,绝大多数家长都达到了高中及以上水平,大专、大学的比例逐年上升;部分外地外来新市民的文化素质虽然偏低,但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所以家庭教育等方面具有可操作性,有很大潜力可挖。人民素质的优势还表现在,学校教师素质基础不错,研究生比例、高级教师比例、教学新秀骨干比例每年都在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思考如何厘清新时代背景下的家校共育边界

孩子的成长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教师、家长应承担起对孩子共育的责任,为孩子成长撑起一片天空。家校共育虽然是当前的主流,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家校双方不如意、相互抱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和冲突行为。故此,厘清家校共育的边界是非常必要的

不可否认的是,学校和家庭在某种程度上互补,缺一不可,学校和家庭各有侧重,不可以相互替代。如果非要划定“校内归老师,校外归家长",老师负责什么,家长负责什么,虽然好像各有分工,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任何教育模式都不应该大加鼓励和提倡。

当前,家长不应该简单地强调学校教育的单向作用,把学校教育当作孩子成长的唯一场域,而忽视了自身的责任、义务和家庭教育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片面地夸大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作用,而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会出现教育的短板,对家校共育产生负面影响。家庭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学校教育的起始站。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及其家长获得信息、知识的渠道正在变得日益多元化,家庭教育的观念和家校关系已发生变化,在与教师打交道中,家长的能动性得到显著增强。

家校共育,并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工作“转嫁”给家长。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请家长帮忙,这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度,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利用家长“资源”的边界,要科学、合理、适度并有节制地利用家长资源,避免让这种关系大打折扣,影响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甚至让教育者的形象大打折扣。这是当前家校合作需要处理好的问题,因为,在现实教育生活中,有不少教育者没有把握好家校合作的边界和度,导致自己形象大打折扣。所以,一旦教育者没有把握好家校合作的度和边界,不能有效合理科 学利用家校资源,不仅会给家长们增添负担和烦恼,还会让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甚至不好开展工作。所以作为教师,就不能还把自己放在“神龛"上,而是要与时俱进,反思自己的教育角色,重新审视家校关系。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专业化教育的作用,潜心研究和服务好家庭教育的工作,启迪家长的自我觉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新时代背景下的家校关系应该是双向的,家校合作有着共同的目的和情感当家校双方诚心合作,相互参与、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就一定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构建系统的共育机制。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7035092号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峭岐博爱路108号     联系邮箱:jysqq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