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毗陵路小学

教学教研教研活动

文章学习《探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新途径》停课不停研:江阴市城南中心小学 术科组教研活动 线上评课记5

发布时间:2020-12-01 13:09 栏目:教研活动 发布单位:江阴市毗陵路小学 点击量:3970 【公开】

文章学习《探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新途径》

时间:2020-2-24 

主持人:徐霞 

参与对象:术科组全体教师 

学习方式:企业微信语音会议

 

一、主持人发言:

徐:在上期体育课点评中,体育老师提到了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开展的系列活动中,经常有组织学生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下在小学术科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学习文章:《探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新途径》作者:张晓婷

二、组内教师研讨:

周:在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本着分学段有序稳步推进的原则进行,将经典读物引入课堂,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如在一、二年级以故事带讲,联系生活实际,熟读成诵;在三、四年级实施自读自悟,悟中求实,导读成诵;在五、六年级运用温故知新,升华内涵,吟读成诵,提高传统文化课程育人效果。

蒋: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就是将某项体育运动项目按学生水平分段设目标长期坚持推广,以传统奠定基础,以基础促传统。

黄:对于美术来说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渗透在每一个传统节日中,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针对不同节日开展美术活动,元宵节做灯笼,端午节画龙舟赛,中秋画团圆……

曹:作为信息技术,这一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学科来说,要找到它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比较困难。在这个寒假里,我尝试编写了两本校本教材,一本的内容是和音乐学科相融合的,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比如编程,来实现"弹奏音乐或者创作曲子。那么我想,是不是一些传统曲目也可以试着用编程的方法实现。另外一本是3d打印模型设计的。我是想的是把它与古诗这个传统文化相结合:首先学习一首古诗,了解一段历史,然后来设计一个模型。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大家有想法,不妨试一试。在实践中摸索。

刘:在科学学科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不占明显的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科学课内容涉及神奇奥妙的自然界,生机盎然的动物世界,绚丽多彩的植物王国,奇妙的宇宙空间,这些本身就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布置查找"中国历史名人"、"中国风景名胜古迹"、"四大发明"、"传统历法"、"二十四节气"等相关资料,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激发爱国热情,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曹:我想对于传统教育来说,我们需要秉持的是两个态度,一个是继承和发扬,另外一个就是抛弃。如果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够有一定效果的,或者说能够促进我们本学科的教育的,那我想,还是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实践的。

鲍:讲到传统文化,觉得我们学校的孩子其实也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我们有很多是新市民子女,在他们的家乡有很多传统的文化习俗。比如可以请同学们说说是怎样过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清明这些重大的节日的,每个地区因为有不同的文化,肯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可以和大家回忆讲述一下,是怎样的场景?大家都穿什么?做了一些怎样的美食?比如剪窗花挂灯笼做花馍等等,这些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

曹:我觉得不管哪一门学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比如信息技术学科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等等。所以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也要思考一下,学生的能力得到了什么样的发展?

三、总结

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常迫切的,且是重要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除了通过全校性活动和年级组活动相结合外,术科也可以通过唱诵、绘画、手工或者新兴的信息技术等形式融入传统文化知识,使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进一步树立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附:怎样写教研记录

1.记录出席人要写清楚学科以及职务。2.研讨过程中要围绕一个主题,不能随意谈,在主要话题之外可以谈谈其他方面。3.同学科老师研讨不能只讨论听过的课,可以围绕要备的课来讨论:怎么解读教材,怎么定目标,怎么设计板块,怎么教某个难点。也可以讨论这个学科的某个小专题。

总结部分就是要概括和提升:概括本次活动过程中大家围绕主题发表了怎样的观点,提供了哪些有效策略。提升:通过本次研讨,收获了什么,是对钻研教材、目标设定、方法选择、目标达成等有用的东西。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苏ICP备09007487号-1
技术运营支持:江苏电信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圆通路40号     联系邮箱:56121083@qq.com
1232028146640304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