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学校新闻

江阴市要塞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12-27 15:51 分类:学校新闻 发布单位:江阴市要塞中学 点击量:4843 【公开】

 

 

内涵发展提质量 特色育人铸品牌

江阴市要塞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背景

一、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改革

二、地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三、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学校发展的优势

(二)学校发展的挑战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一、未来愿景

二、总体目标

三、具体目标

第三部分  学校重点工作

一、文化筑校,引领学校发展

(一)建设目标

(二)实施内容

二、德育荣校,创新德育举措

(一)建设目标

(二)实施内容

三、课程立校,深化内涵建设

(一)建设目标

(二)实施内容

(三)课程评价

四、质量兴校,推动教学改革

(一)建设目标

(二)实施内容

五、人才强校,打造优秀团队

(一)建设目标

(二)实施内容

六、特色优校,提升办学品质

(一)建设目标

(二)实施内容

第三部分  保障措施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

二、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

三、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配套政策

四、鼓励探究创新,加强督促检查



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学校基本实现了“十三五”发展任务目标。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新要求,引领校内涵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依据《江阴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江阴市要塞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背景

一、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改革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1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对教育最新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推动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教育。

国家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视,深刻阐释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新时代办好高质量教育的立足点。

二、地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各级政府积极作为、深入推进。江苏省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资源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紧锣密鼓部署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任务。2020年7月,无锡市被确定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江阴市人民政府在总结“十三五”以来教育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奋力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初步形成“教育理念更先进、教育供给更优质、教育体系更完备、教育改革更领先、教育生态更和谐、教育贡献更突出”的“大格局教育”,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这些都为学校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学校发展的优势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坚持改革和发展,坚持五育并举,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效果显著,并形成了五个方面的办学优势。

1.学校声誉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学生家长的认同,社会满意度逐年提高。尤其是高中校区改扩建工程启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的美誉度不断提升。

2.领导班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团结奋进、互助合作的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年龄层次合理,工作干劲十足,牢记初心使命,厚植教育情怀,砥砺责任担当。

3.管理制度基本形成全员育人的管理特色,学校德育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中青年班主任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德育品格,发挥隐形教育作用。学校把握新一轮课改的机遇,贯彻新课改理念,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面貌良好,教学成果显著。

4.师资队伍。教师是学校的基础,是学校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校教师具有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专业精湛的职业素养和“自强不息、勤不止、精思不、卓尔不凡”的价值追求。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探索,不断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5.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科学教育特色显著,着力培养“专业加专长”的教师、培育“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建设“优质加特色”的学校同时积极策应新课改,开辟了数学文化建设这一新路径,成立“数学写作”工作室,拓展了特色办学路径,提升了办学品质。

(二)学校发展的挑战

当前,在学校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南北校区分立产生的布局矛盾和安全隐患、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整体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困扰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1.办学条件亟需改善学校硬件相对落后,教学设施设备、运动场地、就餐场所、宿舍区域等严重不足,高中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还未实现分离,高中校区改扩建工程的完成尚需时日,无法满足全校师生对更高品质教育的追求。因城区教育布局的调整,初中的生源结构不合理,生源质量不高。

2.课程体系尚待优化学校课程体系不够完整,开设科目比较零散,没有完全形成统一的理念架构。课程内涵不够丰富,有些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3.教师发展有待提升。教师队伍内涵发展还不够,队伍建设、学科组建设还缺乏高层次领军人物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未能适应,需进一步更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4.德育品质还需升华。学校课程育人的理念彰显不足,课堂教学作为德育的主渠道作用不够德育工作零散、琐碎,缺乏顶层设计,缺乏全员参与德育教育的德育氛围,德育的品质品牌工程尚未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德育队伍的成长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5.学校文化尚需学校文化建设定位不精准对“要塞”文化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学校有清晰、明辨的办学理念,但更需要内化为师生发展的精神动力,并能结合传统文化、地方历史等资源,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推进学校发展。

如何把握宏观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努力探索基础教育育人方式转型,加快优质特色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满足社会对更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如何科学定位学校高质量高品质发展内涵,依托哪些举措与途径顺利实现发展目标,这些都亟待研究与谋划。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江阴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精神,结合《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2020年版)》、《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年度评估方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每个学生的素质养成、成长发展与责任担当,坚持优质特色发展,聚焦内涵品质提升,全面落实“学有优教”的战略,全面构筑学校未来发展战略。

未来愿景

以严谨务实的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汇聚一切社会力量,建设一所人际关系和谐、校园生活多彩、师生成长幸福、办学特色鲜明、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化学校。

二、总体目标

高中部:创建成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初中部:实现初中独立办学,江阴市新优质学校。

三、具体目标

围绕创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和建设新优质初中学校的目标,综合考虑学校发展的优势和挑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争取实现初高中分离,加快高中校区改扩建工程步伐,力争2023年底完成改造,达到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创建标准,使之成为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前提

(二)文化建设:坚持“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和“自强不息”的校训,丰富“三风”建设内涵,围绕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打造主题性校园景观,凝炼校园文化精神,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使之成为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基础。

)德育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全面、个性发展,形成学生“自主体验”式的育人模式;丰富德育课程内容,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深入实施品格提升工程,创建市级品格提升项目,使之成为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依托

)课程建设: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通过顶层的课程设计和贴地课程实施,从人文、科学、技术、艺术、健康等方面构建样态丰富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社会行为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创建“数学写作”省级课程基地,开发“要塞文化课程,使之成为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动力。

)教学改革:推动落实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打造学校“智慧课堂”模式开发教学改革前瞻性项目,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达98%以上,高考本科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使之成为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核心。

)队伍建设:建立以“高尚的师德修养、高超的专业素养”为核心教师校本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的师德境界与教育智慧,努力建设 “四有”好教师团队;加快“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建设,每年度培养一定数量的江阴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使之成为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保证。

(七)特色打造:传承学校科学教育特色,以特色品牌促进优质建设;培植数学文化建设,积极策应高中新课程改革;利用好乡土资源,进行“要塞文化”研究,使之成为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名片。

第三部分  学校重点工作

一、文化筑校,引领学校发展

(一)建设目标

学校的文化建设将伴随着高中校区改扩建工程提档升级,优化学校环境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打造有品味的校园文化,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二)实施内容

1.打造党建文化品牌

坚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党建工作格局。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健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聚力党建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并进。充分发挥党组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度融合学校党建文化和内涵发展理念,促进学校特色、高品质发展。以“党建+”为核心引领,实施“党建领航·优教江阴”基层党建“三三三”提升工程项目,优化党建带工青妇团建设工作机制,深化“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内涵,强化“双培养、双带头人‘两双’工程”推进,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开展“双强双优”星级党支部建设。到2025年,努力实现让学生学业水平“出众”、教师教学业绩“出色”、学校管理策略“出新”、教育质量“出名”的目标。

2.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优美的教育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创造力和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建设一个和谐优雅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

(1)完善和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硬件设施

学校文化建设将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为重点,通过高中校区改扩建对校园环境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努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将按功能区进行环境文化建设,注重打造人文校园、灵动校园2023年改扩建完成后,将建成活力展示区成长发展区精神养区自由徜徉区学校师生将置身传统和现代、科技与人文交织的花园中,接受科学与文化的浸润。

(2)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学校围绕“自强不息”的校训,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美化、靓化、规划。学校教室、走廊、楼梯、公共活动区域等的空间布局、环境美化,目之所及之处,需要认真考虑,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形成鲜明的主题风格,成为展示学生才能、陶冶学生情操的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方寸,凸显育人风格,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3.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学校将围绕着《江阴市要塞中学章程》和《江阴市要塞中学管理手册等重要文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校园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1)加强管理团队建设

制订学校行政团队、年级部和教研组等层面的领导力提升方案,提升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要求领导干部“想在前头”,多做“未雨绸缪”的预案;“想在关键”,多做老师急需的切实细致的指导;“想在深处”,多做有创意的建设性小结;“想在整体”,任何工作都要纳入到学校系统化发展中去思考,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

2优化民主管理体制

进一步加大民主管理的力度,完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学校管理的优化献计献策,通过“校长信箱”、“校长与教师”、“校长与学生”的对话渠道,健全“全员、全岗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尊重学校各种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妇联等群众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德育荣校,创新德育举措

(一)建设目标

学校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创新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完善德育队伍选拔、培养、管理机制,着力建设一支爱岗奉献、业务精湛的班主任队伍;构建学科德育体系,建立“全员”德育机制,立足于德育活动课程、德育文化课程、德育社团课程、德育融合课程的开发,构建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实施内容

1德育路径拓宽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在拓宽德育路径,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老师都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为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提供精神养料。思政、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要利用课程中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外语学科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2.德育课程整合

整合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内容,立足于德育活动课程、德育文化课程、德育社团课程、德育融合课程的开发,构建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建设将依据同年级学生的德育目标,规范梳理品德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及校本课程,不断充实德育课程内容,促进德育活动类课程的序列化、系列化。

年级

支点

重点

目标

高一

养成教育

规范养成、诚信做人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发展观

合格的要塞人

高二

初二

发展教育

健全人格、全面发展

(学会学习,注重均衡发展和个性特发展,不懈追求人生的理想目标)

理性的要塞人

高三

初三

理想教育

励志理想、放飞梦想

培植国情怀,学会自我调节,调控心理与身体、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卓越的要塞人

            江阴市要塞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3德育品牌突破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通过“要塞文化”的开发实践,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在德育文化引领、德育品牌打造上产生显著成效。充分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发挥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增强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2025年初中德育完成“要塞印记:家国情怀视域下中学国防教育行动研究”课题的研究;高中德育以史学铸魂: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访“要塞”行动研究申报品格提升工程,力争取得省级品格提升工程的结项。

4德育梯队张力

立一师一案的德育队伍发展方案,助推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成长。进一步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倡导科学的管理方法,重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全面关心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通过班主任风采展示,发挥现有德育名师的榜样示范作用重视培养年轻班主任,通过师徒结队、培训学习、观摩交流等活动,让青年班主任尽快走向成熟,培养新一批德育名师同时,优化学校德育评价机制,用良好的制度激励人保障人严格按照《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和《教职工全员育人考核规定》落实对全体德育工作人员的考核,从而形成结构合理、成长有力、团结高效的德育管理团队。

三、课程立校,深化内涵建设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的前提下,挖掘各类课程资源,努力构建校本课程,组织落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提供丰富的课程菜单。

(一)建设目标

学校围绕“做人为先,科学见长”的育人目标,践行“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通过持续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三力”课程体系,以课程建设引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生同长,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学校课程建设定位是:聚焦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生命力的提升为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来制定——办“要塞”之校、造“要塞”之师、育“要塞”之生。

实施内容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充分发掘利用好地方和学校特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发动激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和开设。在原有校本课程基础上,重新梳理分类,打磨创新,打造几门依托学校“要塞文化”和科技创新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增加一些能满足当代中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的课程,最终形成“文化引领、科技创新”的要塞中学校本课程体系。

培养

目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具体名称(部分)

修习方式

功能

积极

向上

动力

课程

修身

课程

健康生活

健康中学生

必修

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保证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最终实现要学,增强学习动力”目标

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学

责任担当

核心价值观

生涯

课程

生涯规划

学业生涯规划

榜样引领

认识大师

走进名校

走进名校

全面

发展

能力

课程

学能

课程

学海导航

学海导航

必修

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性学力保障课程,保证学生全面发展、获得共同的基础学力,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最终实现能学,提升学习能力”目标

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

走向成功

走向成功

学科

课程

国家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必修+选修

地方课程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江阴乡土历史、江阴文化名人探究、江阴半农文学探究行

必修

学有

特长

活力

课程

智能

课程

语言智能

写作、演讲、文学脱口秀、节目主持、播音等

选修

学生学有特长提供发展性学力保障课程指向学生特长实践能力发展。最终实现学,激发学习活力”目标

数理逻辑

智能

数学、逻辑学、大数据等

活动

课程

空间智能

建筑学、绘画、剪纸、插花等

运动智能

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啦操、舞蹈、手工制作、陶艺、厨艺、家政、STEAM等

音乐智能

声乐、器乐、合唱、音乐评论等

人际智能

营销、护理、志愿服务、模拟法庭、小小联合国等

内省智能

心理健康、时政评论、文化史常识、要塞史、党史、哲学等

自然探索

智能

博物学、地球的奥秘、天文观察、长江大保护、水资源、绿色能源等

存在智能

UFO、脑科学、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二:江阴市要塞中学校本课程体系

(三)课程评价

完善《江阴市要塞中学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充分激发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让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助推力。学校每学年组织校本课程的展示评比活动,通过学分评定制度、学分奖励制度和多元评价制度,鼓励学生选修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校本课程评价系统。

四、质量兴校,推动教学改革

(一)建设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教师积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扎实有序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建构要塞中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课堂智慧,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各学科从“智慧课堂”的核心理念中寻找突破点,开展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与实践,初步呈现“重激趣引导、重互动合作、重自主探究”的要中“智慧课堂”的教学范式。

(二)实施内容

1.拓宽育人模式,促进全面发展

 新时代要求通过五育并举培养高质量人才,在实践中要以“育人”为核心,从全员、全程、全方位三个角度出发,分别针对教育者本身、教育过程和教育机制三个层面进行改革。“五育并举”以育人为核心,重在“整合”要求家庭、学校、社会、教师等各层面互相联通配合,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发,致力于共同的育人目标,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合力。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对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运动与健康、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展示特长和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2.改革课堂教学指向深度学习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主要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等方面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围绕对深度学习的研究,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推动学生在理解和创新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而有个性、可持续的发展推进实施《江阴市要塞中学“三力”课堂评价体系》,秉持多元视角,主张对学习活动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的整体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观察和大数据分析,获得精准反馈信息,使学习走向深入和深刻。

3.提高信息素养,打造智慧课堂

学校以江阴市 首批教学改革优质特色学校建设项目为依托,成立江阴市要塞中学“智慧课堂”研发中心,带动各学科教研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各学科组根据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要求分析案例,研究课型,使学生在课堂发生真实有效的学习。在教育技术层面依托云计算平台与移动互联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信息化科技关联教师、学生和家长,用大数据为师生提高优质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服务,提高教与学的精准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生态层面贯彻“让课堂动起来”的教学主张,课堂呈现出“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生动,师生开展互动,生生有效活动,教学生成灵动”的特征,在“动”的课堂中,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等深度学习,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五、人才强校,打造优秀团队

(一)建设目标

结合“四有”好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养一支有共同愿景和集体智慧,能在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团队。优化教师校本研修方式,促进团队专业能力提升,培养一批不同梯队的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以特色教育科研、重大科研品牌项目为引领,提升广大教师的科研层次,扩大学校科研的影响力。

实施内容

1.聚焦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凝心聚魂、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程。持续开展“3315”师德评优创先行动,选树优秀教师典型,开展教书育人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标兵)、最美教师等评选活动,引领教师发展。创新师德教育形式,通过设置师德论坛、开展主题演讲等,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主题实践活动,用身边榜样凝聚师德力量。继续坚持“师德为先,专业为本,团队共进”的策略,积极开展“‘四有’好教师”团队项目创建工程,充分挖掘资源,积极创建载体,加强师德教育涵养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宣传阵地作用,使教师在浓厚的氛围中产生坚定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的使命感和提升自身道德水平的自觉性,汇聚起师德建设的正能量,争创师德工程建设先进学校。

2.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分层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入职三年的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争做班主任,二年站住讲台、能做班主任,三年站好讲台、做好班主任,倡导高层次学历进修;中青年教师:胜任循环教育教学工作,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争做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正常晋升中高级职称;中老年教师:主持教科研工作、争做名师、师德高尚好园丁。学校将搭建平台,促成教师专业化成长。

(1)名师培养工程。积极创设有利于名师成长的环境,通过全员主动参与,形成师建设梯队;制定师资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鼓励骨干教师参加专项科研课题研究,营造学校积极主动的教科研氛围;通过实行集中培训、外出考察、研修班、教学观摩、教师论坛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教师专业发展“三三制”立体化培训。搭建专业人才“三格层次”:新教师“入格”培养、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铺设专业人才“三环”道路:历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教学策略、提炼教学思想;构建专业人才“三维空间”: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展示空间。

3)教师专业发展的“六个一”工程。教师制定《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每学年计划并实施,细化过程和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在学历、教学基本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达标的基础上,要做到不断提升。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六个一”工程:改进一个教育教学问题、完成一个学生成功辅导案例、上一堂表现自己教学风格的展示课、写一篇教育叙事、研究一位名师并写出研究报告、研修一本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的书。每学期重点完成一两项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术素养不断提升。

六、特色优校,提升办学品质

(一)建设目标

探索以学生社团为主要载体的多元发展方略,以创建“数学写作”省级课程基地为核心,以STEAM项目建设、要塞文化重构为重点,构建“一核两翼”办学特色,持续开发系列校本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努力探索一条融乡土历史教育、国防教育、科学教育为一体的学校特色发展新路。

)实施内容

1.数学文化

学校的数学写作研究和实践,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历史积淀,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同时学校作为“数学写作”学校联盟的秘书处单位,组织和策划系列活动,形成了教研活动平台的特色作用。“十四五”期间工作室将继续以“常态阅读,深度思考,精致表达,共同发展”为行动理念,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习写作,在数学写作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校本教研为主体,打造优秀中青年教师团体,推动数学写作教育实践研究向深度发展。

(1)加快数学写作校本化进程。在目前校本选修课的基础上,面向更多学生开设数学写作常规教学或者活动;制订《“数学写作”学生评价制度》,突出“数学写作”对学生数学思维提升作用。

(2)推动个人专业化成长。“十四五”期间,工作室成员要在职称和学术荣誉上有更大进步,提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项目影响力,引领学校数学文化建设。

(3)争创省级课程基地。利用“数学写作”学校联盟平台资源,邀请专家到校指导,争取高校资源的支持。尽快启动江阴市、无锡市相关基础项目申报,“十四五”期间创建“数学写作”省级课程基地。

2.科学教育

(1)重点项目建设

以STEAM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科学教育活动。继续加强完善STEAM创客教室的基础建设,以融合通用技术课程和STEAM课程开设为平台,以学生社团、创客俱乐部为阵地,支持有科技潜质学生的特长发展,提升科技学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学生综评水平。同时结合双新实践和智慧校园建设,推动深入STEAM校本化课程实践的课题研究。

(2)专业团队建设

建设一支科学教育教师团队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特色活动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特色活动项目培训,并按照科学教育的相关活动、竞赛,选派部分教师参加校外培训,重视以科学教育为主体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努力物化更多科学教育成果。

(3)资源平台构建

利用高中校区改扩建机会进一步加强学校科技馆完善、升级,构建特色教育的校本课程资源、校内活动资源以及校外教育资源,挖掘、搭建成学校科学教育的特色资源平台,让广大学生都能享受到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充分体验到个性化发展的成长乐趣。推动科技节活动改革,创新组织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重视科技竞赛平台作用,组织各类竞赛活动,争取在省市级创新大赛上、专利申报上有突破,积极争创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

3.“要塞”文化

积极依托“要塞”文化资源,挖掘“要塞”文化内涵,提炼“要塞”文化精神,推动《要塞印记:家国情怀视域下中学国防教育行动研究》落地,在要塞文化的引领下,提升办学品质,推进学校特色化发展。

(1)深刻要塞印记。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开发乡土资源,走进实地参观江阴长江军事要塞、要塞军事博物馆、要塞炮台、要塞森林公园等革命军事遗存及风景名胜等,寻访要塞故事,寻踪要塞印象,访问要塞记忆。

(2)深植家国情怀。拓展学校德育课程,走进江阴记忆馆江阴方言主题公园、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江阴图书馆、江阴名人故居等地,走进文献,撰写报告,立足要塞,热爱具有优秀革命传统的家乡江阴,放大、上升到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3)深国防教育。加强以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历史、国防形势、国防科技、国防训练等为主要内容的普及性教育,创设校本化的国防教育校园大环境,开展系列家国情怀视域下的国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意识

第三部分  保障措施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

成立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依据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负责规划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各部门亲密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

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宣传“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性、紧迫性,动员全校师生团结协作,务实奋进,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学校、社区、家庭共建,赢得家长协作,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制定实施方案,落实配套政策

各处室围绕本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深化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职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强化目标管理,建立层次清楚、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鼓励探究创新,加强督促检查

鼓励各处室、各年级部善于探究,勇于创新,创造性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规划执行的监控体系,加强规划实施的管理、检查和评价,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定期邀请领导、专家,组织教职工代表对规划实施状况进行评估,对各处室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好的做法准时总结,及时推广。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7035092号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绮山路姚家湾80号     联系邮箱:925354484@qq.com
1232028146640268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