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致远讲坛

【好书悦读·共沐成长】朱长伟老师:颠覆、反思、行动

发布时间:2023-12-14 08:59 分类:致远讲坛 发布单位: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点击量:1344 【公开】

微信图片_20231214065608.png

教师简介

微信图片_20231214065616.jpg

    朱长伟,200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江阴市优秀班主任,2018年荣获“百佳书香教师”的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江阴市第十批“教学能手”的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江阴市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颠覆、反思、行动

《师能》读后感

微信图片_20231214065722.jpg

假期里认真拜读了姚卫伟老师撰写的《师能》这本书,姚老师在这本书中重点阐述了“怎样写各类教育文稿”的价值意义、方法指导。读了姚老师的文章,让我颠覆了对“写作能力与教师的职业能力”的认识、让我不断反思自己过去写的文章(文章的观点意识不强、教育随笔随便写、不能精确提炼出教育教学的核心经验等等)。

实践证明,教师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有力支撑。写作能力强的教师善于总结反思,善于让实践升华。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一旦升华为理性的思考,教育教学便上升到思想的层面。当教师把思想转化为文字,来自实践的优秀论文就产生了。但很多教师都面临着写作能力较弱而影响自己职业发展的困境。“写作,想说爱你不容易”,如何走出这个困境?姚老师给出了五个建议:一是走出环境认知误区,也就数不抱怨缺少写作条件;二是走出行动认知误区,不可老是等明天再说;三是走出能力认知误区,只要愿意尝试,就一定会有收获;四是走出选择误区,不要幻想一出手就是大文章。由小到大、从易到难、积小胜为大胜,这就是学习的法则,也是写作的规律;五是走出价值认知的误区,如果写作直奔功利而去,不评职称,不为获奖,就没有写作动力,那写作能力也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真正的写作是对自身精神成长的渴望及对这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好奇与思考。姚老师的这五个建议非常实在,每个建议都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让我一下子充满的“写作”的冲动。

我们普通一线老师最为常见的写作“教学论文”和“教学随笔”。怎样写作出有效的教学论文或教学随笔?姚老师强调“写文章一定要强化观点意识”。姚老师列举了教师写作中常见的几种语言表达问题:1、叙事表达不够清晰,所叙之事与所悟之理逻辑关联度不强;2、说理语言没有“理”;3、表述不恰当。写教学论文,主体内容应该是分析性语言,要注重在分析的前提下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中分析问题是重点。而在此过程中“学会明确自己的观点,是写文章的第一要素”。无论是教学论文还是教学随笔,浅入浅出不好,浅入深出不好,深入深出也不好。唯有深入浅出的语言,才能真正做到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写好文章除了“要强化观点意识”,还需要一个“准确、鲜明、生动”的好题目,“题目好,文章就成功一半了”,这是写作学习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好的题目有几个参考标准:一是简洁;二是容易引发兴趣;三是解读空间大、创新点多;四是形成独特的逻辑关系,不容易雷同。姚老师列举了毛主席亲手拟定的几个标题:1944年8月15日,毛主席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原题为“欢迎美军观察组”,修改后的标题是“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修改后的标题有了温度,也平添了生动。后来毛主席在《工作方法六十天(草案)》中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最后,姚老师写到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孙汉洲提出的一个口号“站稳课堂+写好文章=教师专业发展”。这句话用最少的语言揭示我们教师职业能力提高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能见到成效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姚老师提出一个观点“强化文章意识能够促进课堂创新”,这个观点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堂精致的课堂又无异于一篇精美的文章。

认真拜读了姚卫伟老师的《师能》,让我决定“走出行动认知误区”,不是老等明天再说,在这个假期里就开始“写起来”。(本文完成于7月27号晚上21点43分)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备案号:苏ICP备17035092号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城东街道龙山大街111号     联系邮箱:jyssggjzx@126.com